民怨 - 鍾偉民

民怨 - 鍾偉民

有這麼一個電視廣告,廣告裏,人人唉聲歎氣,還附了大概是這樣的字幕說明:如果怨氣和怒氣集合起來,變成「積極」、「正面」的力量,就可以蓋一千幢大廈、一百個大佛、十條青馬橋……甚至,多建設一個香港。誰要再多的大廈?為甚麼再添一百個大佛、十條青馬橋?為甚麼要再「建設」一個新香港?難道就因為要把一個舊香港,留給這幫「治港專才」做實驗場?沒必要的「建設」,就是破壞,不能彌補的破壞。
說到底,還是不敢面對根本的問題:為甚麼人人唉聲歎氣?
其實,這些怨氣、怒氣、火氣、戾氣、殺氣積聚起來,變成更「消極」更「負面」的力量,也足以摧毀一千幢大廈、一百個大佛、十條青馬橋……甚至,毀滅這唯一的一個香港。
民怨是水,積聚起來,就是洪澇;鯀是怎麼治水的?到天庭去借來的息壤,真能把大水堵住?用「堵塞」之法治水的古人,有甚麼樣的悲慘下場?要堵塞民怨,為甚麼不先把這些屬於中小學的課文好好溫習?

怨,只能疏導,不能打壓;打壓,小怨,就變大恨,變深仇;當全民皆仇敵,當管治者視全民為仇敵,一萬個大佛,都沒可能化解這龐沛的積憤;百姓,甚至剛愎而無能的管治者,都不可能有安寧之日。
要消怨,要疏導這股恨,惟有面對問題,不斷追問:「是誰?是甚麼原因導致這些問題?誰要負責?誰要撤換?誰要判刑?誰該自殺謝罪……」不斷找出問題,不斷針對問題,不斷解決問題;民怨消了,人心,自然就變得「正面」和「積極」。
油滑的政客告訴我們:「很多東西,不是非黑即白的。」聽起來,很有道理;然而,請別迴避問題,告訴我,你依附的東西,也就是這團把好山好水弄成非黑非白的東西,究竟是甚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