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智慧:評級被降影響借貸

投資智慧:評級被降影響借貸

港股昨天跌二百多點,主要原因是標準普爾調低了香港多家藍籌公司的評級。
和黃(013)前景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太古(019)的信貸評級由A-調低至BBB+;希慎(014)由BBB+調低至BBB;新地(016)的評級確認為A級,前景則調至負面;九倉(004)評級被確認為BBB,前景亦調低至負面;嘉利建設(683)評級確認為BBB-,但前景調至負面;置地評級由A-調至BBB+;長實(001)則被納入負面觀察名單。
標準普爾的評級對股價為何有這麼大的影響?這些評級怎樣理解?「正面」、「穩定」及「負面」又是甚麼意思?
標準普爾、穆迪都是國際知名的評級機構,主要業務是為企業評定信貸風險。標準普爾的評級以AAA級為最高,其次為AA級、A級、BBB級、BB級、B級、CCC級、CC級、C級及D級。BBB以下的級別已經是投機性的級別,BBB級或以上則屬於投資性的級別。習慣上,每個級別還可細分,例如A級可以分為3級,即A+級、A級及A-級。
信貸評級的高低,與上市公司何干?公司評級最主要是給金融機構及債權人看的,評級愈高代表還款能力愈好,信貸機構可以較安心放款。因此評級愈好的公司,所付出的利息會較少。被調低評級的公司,意味着將來利息支出會較多,未來盈利亦受影響,故股價下挫亦十分正常。明天續。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 麥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