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英國火車出軌腦部受重創的鳳凰衛視主播劉海若,昨日的腦壓下降,對將來腦神經的恢復有一定幫助。在專程遠赴倫敦會診的中國腦神經專家凌鋒教授建議下,英國皇家自由醫院的醫生昨又替劉進行了氣管切開手術,以保持其呼吸暢通,方便抽痰及預防肺部感染。
根據鳳凰衛視香港時間昨晚九時的報道,醫生昨日做了降溫措施和更換了抗菌素,劉海若的體溫由攝氏四十度降至三十七度半,其瞳孔有一定程度縮小,顯示腦壓降低,對將來腦神經的恢復有幫助。
報道又引述凌鋒教授說,目前正在進行綜合治療,包括進行CT掃描(即電腦斷層掃描)和進一步評估腦部狀況,並對其肝肺進行檢查和控制併發症發生。凌鋒形容,劉海若的情況比較早前稍有好轉,她已經有自主呼吸,又對刺激有收縮反應,顯示她並非腦死亡,但由於她的其他情況不很穩定,所以仍未脫離危險期。凌鋒現正與英國的醫生磋商應採取甚麼更積極的方法進行治療。
香港腦科學會前會長、執業腦科醫生方嘉揚說,不明白英國的醫生為何最初於短時間內,判斷劉海若腦幹死亡,他認為有關判斷「倉卒咗少少」。若病人能自己呼吸或者有知覺,就一定不是腦幹死亡。因為腦幹死亡的最基本情況,是病人完全昏迷,需要靠呼吸儀器協助呼吸,對外界毫無反應。
方嘉揚指出,腦科醫生判斷病人是否腦幹死亡,通常要花一段時間觀察,視乎不同的意外成因,觀察期長短也不同。嚴重車禍一般需要觀察二十四小時或更長,才能作出判斷;因缺氧導致昏迷,可能需更長時間去判斷病人是否腦幹死亡。
鳳凰衛視/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