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派位教署誤導家長

中一派位教署誤導家長

【本報訊】申訴專員公署昨日批評教育署於去年實施紓緩中學學位分配措施時,有誤導家長之嫌。專員公署指出,教署當時曾發表聲明強調,按紓緩機制分配給受影響學生的中一學位空缺只餘約六百個,獲重新分派學位的成功機會有限,但實際上卻有三千多名受影響學生被分配到較選校次序優先學校,導致部份聽信有關言論家長放棄上訴。
申訴專員戴婉瑩昨發表教署去年為中一派位作出的應變及紓緩措施調查報告時稱,升中派位辦法去年被裁定有性別歧視之嫌後,教署共收到七千七百二十二個按紓緩機制重新分配學位的申請,其中三千零一個獲評定為受影響的學生,有七成半獲重新分配到其選校次序較優先的學校,又有兩成四學生透過特別安排,而獲重新分派學位,受影響學生幾乎全數獲重新派位。
戴婉瑩表示,教署去年七月公布紓緩機制詳情時,曾指分配給學生的學位空缺只得六百個,獲重新分配機會有限。實際上受影響的三千個學生中,只有六十名學生則是因沒有提出而未獲特別安排,教署表面上請家長「慎重」考慮上訴與否的言論,實際是誤導家長,令部份誤信言論的家長未有提出上訴。

令家長放棄上訴
戴婉瑩又稱,教署只提供派位組別資料予平等機會委員會,卻拒絕將資料向學生及家長公開,有不公平及剝奪家長知情權之嫌。她更直言,教署過早取消有關派位組別資料並不合理,在行政上沒有需要。
教育署署長張建宗昨回應調查報告時表示,接納申訴專員建議檢討現行做法,並強調在發表紓緩機制聲明時絕無意圖勸阻家長不提出上訴。
聖公會基顯學校(上午)校長李傑江直言,教署去年在公布紓緩機制時有誤導成份,令部份家長放棄上訴,故認為教署應向受影響的學生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