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將重新調配對付拉登

美軍將重新調配對付拉登

自從「九一一」襲擊後,美國的軍力正面臨左支右絀的情況。在阿富汗的美軍指揮官,弗蘭克斯將軍認為美軍人數被削減過多,已不足以同時執行多種任務。其他將領,尤其是陸軍將領,對於他的警告表示認同,並認為如果美國不希望她的軍隊變得疲累不堪的話,便必須增加軍隊的數目。

然而,布殊政府看來不太願意走出這一步。有關部門雖然預備增加四百八十億美元軍事開支,不過其中大部份都會用來購買最新的武器設備,及改善軍人的待遇。相對於增加軍力,布殊總統及他的顧問似乎反而更願意減低美軍駐世界各地的數目。

削減東亞西歐駐軍
其實美國政府已經表明,她將會減少在波斯尼亞和科索沃執行維持和平任務的美軍數目。因此,在未來數個月裏,我們肯定會看到部份美軍的撤退調動。
不過,美國不會滿足於只調走數千名士兵,過了不久,甚至在短期內,華盛頓便會開始撤走駐在西歐的十萬名士兵的部份。已經有不少美國外交政策團隊的成員公開表示,不明白為何美國會在那些沒有受到嚴重安全威脅的國家駐紮如此大量的軍隊。
有迹象顯示,布殊政府正接納類似看法,並將逐步把在西歐國家的駐軍減少五成。到二○○四年布殊競逐連任時,那些國家的美軍數目相信會比現在看到的少得多。
而在未來數年裏,我們甚至會看到美國在東亞減少駐軍,不過裁減的幅度將較輕微,跟歐洲不同,東亞地區仍受到很明顯的安全性威脅。當看到布殊在他的國情報告中,將北韓列為「邪惡軸心國」時,我們知道美國仍對該區表現相當關注。
有關部門的領袖對中國的野心亦表現關注。在美國的軍事策劃家心中,長遠而言,中國仍有可能對西太平洋地區造成威脅,於是他們的軍事策略都朝着這個目標開發。北京不斷增加對台海峽的導彈裝置的舉動,亦刺激了華盛頓政府的加速對台友善態度。
即使如此,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經過「九一一」後的確進步了。至少美國短期內不將中國視為威脅,而視之為一同對抗恐怖主義的盟友。而這一轉變亦是促成美國在亞洲撤軍的一個因素。

如果漢城和平壤(也是華盛頓和平壤)之間的談判有進展,令南北韓情況得以放鬆下來,以上所說的條件將會更成熟。如果南北韓之間的戰事氣氛減淡下來,必令美國重新考慮在南韓及沖繩島的駐軍方法。另一個原因是,美國國防部已有不少於一位高層詢問現時在南韓駐軍的需要,即使當地仍瀰漫着一片緊張氣氛。

現有部署不合時宜
以上種種都顯示了美國將削減在東亞及西歐地區的駐軍數目,而這是適當的。因為那些軍事承諾是在冷戰高峯期,而美國的盟友又沒有能力去保護那些國家的時候訂立的,但這個情況已不合時宜了,現時美軍也應重新考慮如何改變部署。美國現時需要集中軍力,以對付她的死敵──拉登及其基地,如果為了保留那些在東亞及歐洲已被投閒置散的部隊,而影響這個計劃,是絕對不值得的。
凱托研究所副總裁(國防及外交研究) TedGalenCarp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