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自我增值 院校競相開班<br>上海話吃香學額加八倍

港人自我增值 院校競相開班
上海話吃香學額加八倍

【本報訊】上海是港人最希望北上工作的其中一個地方,不少港人為求增加競爭力,紛紛學習上海話。有機構繼本年初開辦的上海話課程獲超額報名三倍半後,現計劃把新一期課程學額增加至八倍。有人事顧問指出,上海人見到「自己人」便講上海話,所以懂上海話將有優勢;但最重要的還是懂說流利英語和普通話。 記者:譚秀嫺、盧燕儀

資深的普通話及上海話教師鮑茂振表示,現時中國有三種主要的方言,一是十分近似普通話的北京話,二是南方勢力極大的廣州話,三是上海話。尤其近幾年,上海經濟地位提升,令上海話的「勢力」上升較快。
本港政經界中亦有不少「上海幫」,如特首董建華、行政會議成員唐英年、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及九鐵主席田北辰、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九倉主席吳光正等。
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去年十月首辦上海話課程,本年春季原只開一班,卻接獲約一百六十人報名,結果加開至四班。該校中國文化及語言課程學術統籌主任林苗表示,七月份課程將由原來的一班增加至八班。

上海話有公關意味
她指出,學員中最多的是對上海話有興趣,兼且希望一技傍身;另約三分一是計劃到上海找工作或將被派往上海工作的;部份是祖籍上海卻不懂上海話,希望藉此尋根認祖。
林苗稱,在商場上,上海話已不只是一種語言,因為懂得普通話已能與人溝通,所以上海話另有公關意味,跟上海人講上海話,有親切和夥伴感覺,讓人另眼相看。
觀塘職業訓練中心將於七月試辦上海話課程。該中心副校長龐偉業表示,港人如想到上海工作,需學習上海話,故特為普羅市民開辦學費較便宜的課程。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自兩、三年前起開辦上海話課程,去年夏季開始,報讀人數亦有上升。

北上工作一成往滬
中原專業人事顧問公司董事周綺萍表示,上海人較團結,見到「自己人」便會講上海話,「你如果淨係識普通話,就唔知佢哋講緊乜。」據該公司接觸,現時約三成多需到內地工作的職位中,約有一成要求僱員到上海駐守或出差,懂上海話的申請人會有優勢,但甚少公司把上海話列為必要條件。
但周綺萍呼籲港人勿本末倒置,因英文好才是港人與國內人競爭的首要條件;而到內地工作必須懂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