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師 陳達材
政府不久前公布在前添馬艦海軍基地興建政府新總部,包括新立法會大樓及社區設施。政府認為興建新大樓,不會影響私人寫字樓市場,而且將現有政府總部及美利大廈出售,便可彌補優質寫字樓的長遠需要。但筆者認為政府在決定興建的時間及地點的理據都有不足。
首先,地皮以每呎樓面價四千五百元計,地價約總值七十至八十億元,加上建築費用六十四億元,整項計劃費用高達一百四十億元或以上,實在不符合經濟效益。以上年財政赤字三百億看來,將會增加政府財政壓力。事實上,政府並不急切需要發展此地盤,目前甲級寫字樓短期有大量供應,但優質地皮的供應已因填海縮減而大減,故政府可保留部份作長期需要備用,讓政府庫房收入多一個保障。
此外,中環也不是政府總部最佳位置。若政治中心太近市中心,將使政府總部因出現太多示威或遊行而打擾商業中心運作,對交通造成經常性影響。許多國家的管治中心都遠離市中心或商業中心,例如美國的首都在華盛頓不在紐約,更可使政府增加透明度及形象更加鮮明,實沒有強烈理據支持政府總部在市中心興建。
再者,政府並沒有考慮其他地段的可行性。添馬艦的地皮較小,這只會令建築物樓數增加。其實政府可考慮採用較大的地皮,方便整體建築設計,一方面可減低建築費用,亦可增加各部門的獨立性及專門化。
政府以往曾建議在中環大量填海,大量興建寫字樓,以應將來需要。其後因市民反對填海而將填海區減少,而寫字樓用地亦大幅減少。添馬艦地盤看來適合作商業及社區設施及公園用途,但政府並沒有作出詳細的研究及發展方案以諮詢公眾意見,亦沒有提出充份理據以支持其決定。故筆者建議政府可再研究其他用途方案,給公眾參考及提供意見。
政府面對去年三百億財赤及考慮削減公務員薪金之時,宣布在價值約八十億元的前添馬艦地皮興建政府總部,動用資金約六十四億元。這樣大灑金錢,有否考慮到公務員、負資產者、失業者及節衣縮食市民的感受?
政府是否應考慮選擇一些較便宜及離開商業中心的地皮,以整體建築群代替高聳的大廈,以便創造一個富有人文氣息,形象開明的政府總部?政府是否可考慮添馬艦地皮規劃為一個供公眾享用,包括立法會、展覽會及公園的康樂用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