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本港失業率高企,許多打工仔大歎搵工艱難,有市民轉而經營小本生意,自食其力。可是有讀者投訴她向政府投標公園小食亭經營,但其後竟有人公然於附近行人道搭建有蓋攤檔售賣同類貨品,令其生意額大幅下滑,求助於政府部門,但各部門均聲稱並非其管轄範圍,難作處理;事主大感投訴無門。
去年三月投得香港仔海濱公園小食亭經營的李女士表示,她向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投得檔位經營,雖然生意不算很多,但足夠一日三餐及維持開支,至去年十月,有人公然在小食亭對面海旁行人路旁,蓋搭攤檔出售飲品、零食及海鮮等,李女士生意即時大幅下滑,甚至出現虧蝕。
李女士稱,該攤檔所出售貨品與她相若,價錢亦較便宜,她根本難以競爭。而且該攤檔清晨天未亮已開始營業,至早上過了買餸時間便拉閘返船內休息;至下午二、三時左右又再營業至晚上九時。李女士慨歎:「等到我收檔佢哋先收,我點捱呀?!」
以「屋漏兼逢連夜雨」來形容現狀的李女士指,現在生意淡薄,連六千八百元租金也幾乎交不出;公園內又封閉進行維修,附近已架起鐵欄不准行人通過,工程至少維持五個月;令她雪上加霜。李女士曾多次向食物環境衞生署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投訴,但都不得要領。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曾函覆李女士稱,海濱公園正進行翻新工程,並會分三期施工。其間只會局部封閉受影響範圍。而跟據雙方合約條款,該署毋須為承辦商在上述情況而蒙受的損失或招致的費用負責。
食物環境衞生署表示,已派員調查,發現所指攤檔是建於連接躉船舷梯兩側之海堤旁;因在建築物內售賣雜貨並非該署範轄範圍,故將投訴轉介海事處、香港海關、稅務局、地政署及土木工程署跟進處理。
海事處則指,曾派員到投訴現場調查,由於在船上並沒有發現售賣貨品情況,故沒有採取進一步行動。
(○五○六二九)
南區區議員(香港仔)黃文傑直指事件「審死官」,投訴人所指的小販攤檔實難以分界,因其於岸上擺檔,但卻相連着泊於海中的船隻,情況確有點複雜;然而小販卻是嚴重地影響正式「打開門口做生意」的商戶,故政府實有解決問題必要。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