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炒飯」早已從一種地方菜式變成中國以至全世界通用的名稱。
要不是有人申請把「揚州炒飯」註冊為專門商標,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這個「菜式」已有超過一千年的歷史;要不是有人申請把「揚州炒飯」註冊為專門商標,相信大部份人都不知道「揚州炒飯」在材料及製作方法上要求這樣高。但最讓人感到意外、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原來「揚州炒飯」居然可以註冊為專門商標。換言之,在「揚州炒飯」的商標註冊完成後,香港或其他地區食肆便得改改餐牌,把非正宗的「揚州炒飯」改名,以免吃官司。到時候,「揚州炒飯」這種現時最普及的菜式便可能在大部份餐牌上消失!
我們不知道為何申請者認為有必要把「揚州炒飯」註冊為專門商標、我們也不知道為何有關部門會批准這樣的商標註冊。但我們認為整個事件反映的是對商標、對知識產權觀念的說解及濫用,這樣的行動不僅無法提升中國企業、民眾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反而令他們對整個制度有更多懷疑、更多問號,甚至認為這是一套任意及毫無規範的制度。
應該看到,「揚州炒飯」早已從一種地方菜式變成中國以至全世界通用的名稱,任何人都不應有權再將之據為己有或獨佔這樣的名稱,否則將會對其他人極不公平,也讓取得商標的企業或地方得到不合理的利益。而且,一旦開了這樣的先例,將令其他人、其他地方效法,把不同的菜式、食品例如北京填鴨、海南雞飯、港式奶茶等註冊為商標,並規定成份及製作方法。到時候,整個飲食市場將出現極大的混亂,消費者也將無所適從。
更重要的是,像菜式這類既沒有甚麼原創性、又容易隨着不同地方、不同個人口味而變化的成品,根本不容易界定合適的標準,更不要說劃定產權誰屬。現在有關當局硬是要替沒有標準的東西劃定一套標準、硬是要把產權難以界定的東西劃歸某個地方、某個企業;這樣,整個商標註冊制度便變成任意、無規範的制度;整個知識產權制度便變成隨政府善惡決定的制度、沒有準則的制度。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國的民眾及企業在將來只怕甚麼東西都爭取註冊成商標、爭取產權;到時候中國的商標制度,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根本運作不了,更不要說提升人民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了。
我們更希望有關方面明白,把「揚州炒飯」註冊為商標雖然可以形成某種壟斷的優勢,但也會大大削弱「揚州炒飯」這個名稱的流通,因為其他地方未必願意接納同樣的標準及製作方式。當「揚州炒飯」因商標問題,在揚州以外的其他地方食肆絕迹的話,揚州失去的只怕比得着的多。
(圖)揚州炒飯是一種很普通的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