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復甦了嗎?聯儲局長格林斯潘不久前說,美國長期經濟前景愈來愈好,經濟正處於典型復甦狀態。美國財政部長奧尼爾也發表經濟復甦言論。自今年首季美國經濟強勁增長百分之五點八後,幾乎所有經濟學家都表示對經濟前景樂觀的看法,他們中許多人預測美國聯儲局不久就開始加息。
但另一方面,股市仍然偏軟;美國失業率升至一九九四年八月以來最高的水平──百分之六;物價繼續下跌,上月美國批發物價跌了百分之○點二,創四個月以來最大的跌幅;工廠定單由成長轉為下滑;消費者支出今年首季成長率降到百分之三點五,遠低於去年第四季聖誕假期的百分之六點一;四月起各公司陸續公布業績,獲利狀況不如預期,受債務負擔影響,各企業的投資也大為放緩。
全球媒體的財經新聞,一方面大量報道財經官員及經濟學家的樂觀看法,另一方面又報道各大企業行政總裁的悲觀預測,他們多認為,美國經濟最快也要二○○三年才能全面復甦。
這是怎麼回事?是財經官員及經濟學家的看法錯了,還是企業家過於短視,看不到前景?
國際知名的知識經濟大師梭羅(LesterThurow)認為,經濟學家和企業家都沒有錯,而是彼此的立場與角度不同。對經濟學者來說,景氣復甦是指經濟回復持續成長的狀態。成長幅度是多是少並不重要,重點在於單單一兩季的回復成長不能算復甦,必須逐季成長,經濟學家才會同意景氣在復甦中。但對企業主管來說,復甦指的是經濟成長率快速攀升,回到讓他們的營收與獲利都大幅增長的水平。因此,經濟輕微地回升,對企業主管來說,實與輕微地回落,沒甚麼差別,因為輕微回升不能改變苦日子,裁員、節流、停止再投資都要持續。對企業主管來說,復甦必須是經濟成長快到讓他們可以開始考慮擴充投資,增加研發經費,強化技術訓練,以及增聘人手,這才叫景氣回春。
受薪者與消費者的看法,大致也與企業主管相同,倘若失業率高企,即意味受薪者仍要為職業擔憂。消費者也因為剛在最近一波的股市崩盤中,輸掉了高達五萬億美元的資金,使他們失去消費的意欲。對他們來說,復甦必須是較容易找工作,並且有機會加薪。
因此,梭羅的看法是,美國經濟正在復甦,但復甦的力度很軟弱,以致企業主管、受薪者與消費者還看不到有任何好轉。
也因此,聯儲局加息的時間,一般認為很可能延至今年年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