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的變革

中國股市的變革

周八駿

滬深股市自今年五月一日起實施浮動佣金制,這件事對中國內地證券市場的意義不下於國有股減持和流通。
國有股減持和流通所要克服的是中國內地國企改革過渡期在證券市場上的扭曲反映。國有股流通了,則中國內地證券市場上人為的市場分隔兩大問題便解決了一個(按:另一個人為市場分隔即所謂A股和B股問題。)國有股減持了,則中國內地證券市場上行政干預的力度便會大大降低。

面對兩大挑戰
浮動佣金制是從另一角度給中國內地證券市場以深遠影響──直接關聯中國內地證券公司的經營和運作模式。至今,分設全國各地的營業部是中國內地證券公司開展經紀業務的基本模式,它以客戶佣金為基本收入。
至今經紀業務是內地證券業務的主體,所以營業部的佣金收入也是內地證券公司的主要經營收益。雖然內地股市擴容的速度不慢,但是證券公司及其營業部的增速更快。目前,一百多家證券公司共設立約二千七百家營業部,形成「粥少僧多」的局面。
為了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取勝,證券公司向大客戶返回佣金的現象在過去兩年已比比皆是。浮動佣金制將返佣的獲益對象擴大至所有客戶,令所有證券公司及其營業部的日子都難過了。為了避免惡性競爭,七大證券公司日前訂立了經紀業務服務公約,然而,不能阻止內地證券經紀業務正在發生的結構性變革。
實施浮動佣金制後,證券公司靠甚麼來生存和發展?靠服務的效率和質素。但是,卻面臨來自兩方面日益強大的挑戰,首先是來自銀行的挑戰。
隨着「銀證通」的普及,內地商業銀行實際上開始介入證券經紀業務。商業銀行的網絡和客戶關係之廣,沒有任何一家證券公司可以匹敵。即使在最發達的金融市場上,商業銀行都是金融混業經營的核心,何況證券業務晚起的中國內地。

營業部將合併
其次,以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和互聯網內容供應商為背景的電子商務,對傳統經紀業務也構成挑戰。儘管至今所謂「非現場交易」佔滬深股市成交額的比例尚小,但其前景遠大。所以,有遠見的內地證券公司已落力拓展「非現場交易」。
然而,一旦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和互聯網內容供應商可以介入證券經紀,則傳統證券公司營業部便難以抵擋。在激烈競爭面前,內地證券公司營業部將大量合併。有形而分散的營業部最終將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