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校園禁售「垃圾食品」

台灣校園禁售「垃圾食品」

學校飲食文化影響新一代的成長,不少外地政府近年都注意到校園內健康飲食的重要性,紛紛規定校園內禁售一些高脂肪量、高糖量、無營養價值的「垃圾食品」。
台灣當局鑑於不少家長投訴孩子在校內吃得太多零食,回家後不願吃正餐,故教育部最近擬訂「國民中小學校園食品管理規範」草案,規定學校小食部不可售賣含咖啡因、糖份過高的飲料,以及脂肪含量過高的食品,即是可樂、紅茶、綠茶、咖啡、巧克力、薯片等食品全部遭拒諸門外。
美國加州最近亦訂立法案,限制公立小學、初中小食部販賣脂肪和糖份含量過高的「垃圾食物」,以維持學生的均衡飲食習慣,例如小學在早餐和午餐時只准出售符合營養成份的水果、豆類、乳類或穀類食品,下課時發售的零食,脂肪和糖份含量不可超過百分之三十五。英國有學校則禁止在校內發售汽水,因為校方認為學生飲清水有助提高學習表現。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