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遜症迅速惡化病漢臨絕境

柏金遜症迅速惡化病漢臨絕境

年僅四十九歲的吳榮釗,五年前不幸患上柏金遜症,令他行動儼如七、八十歲的老人,醫生認為若不及早進行「深部腦刺激手術」阻止其退化速度及恢復四肢活動能力,最後難逃終身殘廢的厄運。然而阿釗自病發後,家庭重擔落在妻子身上,委實難以負擔十六萬元購置手術所需的電極儀器,急待援手。

四十六歲的吳太,本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主婦,子女精乖生性,丈夫樸實勤儉。惟自從丈夫患病後,家庭滿布陰霾。
「醫生話一般柏金遜病人十幾年後先會慢慢惡化,點知佢唔夠五年就差咗咁多,成個人落晒形,原本一百四十幾磅,𠵱家剩番一百磅多啲。」吳太歎道。

兼顧養家照料病人
一家之主頹然而倒,吳太除要反過來肩負家庭重擔,維持一家四口的生計外,放工回家還要照顧丈夫的起居飲食,即使是「鐵打」,亦有疲累沮喪的一刻。
「有時佢瞓咗落床起唔到身,我就要扶佢起身,可能自己唔識就力,搞到經常拉傷肩膊肌肉,有時自己都會好𤷪𤺧,但係唔會埋怨,只會盡能力去照顧佢。」與丈夫相處二十一年的吳太,充份表現她對另一半患難見真情的情操。
阿釗的身體機能現正急速退化,飽受全身顫抖及四肢抽搐之苦,每次服藥過後,只能維持短暫自由活動的時間,藥效一過,他又再變回一個事事依靠別人的殘障漢,這種周而復始的身心煎熬,令他失去了生存鬥志。
阿釗語帶哽咽地說:「我個人變得好灰,做人冇晒心機,自己辛苦之餘,又要連累屋企人,若果有得揀,我寧願選擇安樂死。」
阿釗的主診醫生梁顯信表示,藥物現已無法有效控制阿釗的病情,並且開始出現副作用,令其出現不自主動作,無法過正常生活,因此他需盡快進行深部腦刺激手術,利用植入腦內的微型電極控制顫抖情況。

須施手術遏抑顫抖
阿釗的另一名主診醫生潘偉生教授預計,根據接受過同類手術的柏金遜病人的康復情況來看,手術後阿釗的活動能力應會大大改善,六至九成機會可以遏抑顫抖,甚至減慢退化速度。
醫院管理局發言人表示,在面對以有限公共資源滿足無限服務要求的情況下,醫管局基於善用有限資源的原則,現時有一些醫療物品需要病人自行購買,惟有經濟困難的病人可向醫務社工求助。
如今,阿釗需要自行負擔購買植入腦部兩邊的兩部電極儀器費用,共約十六萬元,惟吳家四口,包括一對現年分別十歲及十九歲子女,只靠任職醫院庶務員的吳太一份微薄收入維持,委實無法繳付有關費用。「我先生𠵱家五十歲都未夠,如果唔做手術,你叫佢點樣過埋下半世?希望大家幫吓我哋。」吳太作出懇切呼籲。捐款編號:C0543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