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瑪姬自創一套戀愛理論,名為瑪姬理論,內容頗有見地。大家可有興趣參詳參詳?
假設甲和乙是一對戀人。甲愛乙,乙愛甲。問題關鍵是:甲愛乙較乙愛甲多一些。乙雖然愛甲,但乙也愛丙。事實上:乙和丙發展了一段秘密或者公開的關係。乙把甲當作是養生的麵包,卻把丙當作額外添加的維生素。乙享受着足夠甚至超額的愛情,富足的營養;所以乙是幸運的,也是自私的。乙滿足和陶醉於這種關係裏。對某些現代人來說,一對一的感情太過稀鬆平常;相反,一對二的感情有着附加價值(added-value),委實太令人動心。於貪婪的人來說,這是無法抗拒的誘惑……君不見許多人自己走到藥房買維生素和鈣片吃嗎?
打開報章,發覺愈來愈多四角甚至五角六角關係出現。以前中國的傳統社會裏,是可以一夫多妻的;現代社會女權高漲,卻只容許一夫一妻,而非一妻多夫。父系社會的權力穩佔上風,孩子仍然跟爹爹姓。但這種現象將來會改變嗎?同居男女一旦分手,女方若懷了孕,堅持要把孩子生下來。孩子的姓是應該跟媽媽的,對不對?母系社會模式會否因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