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日警方以鐵腕手段對付遊行人士,令人關注到推行高官問責制後,紀律部隊會否淪為政府打擊異己的工具,紀律部隊評議會(職方)代表昨日出席立法會有關高官問責制聽證會時,就坦言對紀律部隊日後能否保持政治中立性表示憂慮,他們擔心會成為「政治籌碼」,甚至出現問責官員為避免承擔責任,不惜要求下屬就算在損害公眾及公務員利益的情況下,也要執行高層發出的指令。
立法會昨就主要官員問責制召開首場公開聽證會,有超過五十個團體及個人出席或發表書面意見,其中包括五個公務員團體代表,分別是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紀律部隊評議會(職方)、政府第一標準薪級員工總工會、本地高級公務員協會及香港政府華員會。除了華員會外,其他公務員工會一致反對將公務員事務局政治化。
公務員工會聯合會主席梁籌庭認為,高官問責制一定會影響公務員政治中立;本地高級公務員協會高級副主席郭志德表示支持問責制,但強烈反對將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變為問責官員;紀評會主席文世傑更擔心,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由政治任命官員出任後,「公務員利益很大程度上會變成政治籌碼,公務員要維護本身的權益,將被迫趨向政治化,他們能否在執行公務時不偏不倚,保持政治中立的態度,極成疑問。」
文世傑的言論引起部份議員高度關注,劉慧卿指出如果紀律部隊無法保持政治中立,香港市民將會極擔心,故要求他進一步解釋清楚。文世傑回應說,目前紀律部隊執行任務時,有內部守則及公務員條例跟從,所以執行任務時可以保持中立,但推行問責制後,難以避免令他們聯想到,日後紀律部隊要向一個人負責,就算不願意執行指令,亦不可以說不。
不過,也有出席聆訊人士支持問責制。香港總商會總裁翁以登就指政治任命官員在歐美行之已久,可有效增加政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