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日前檢控涉及元朗丁屋貪污案的「丁屋大王」父子等人後,廉署在不足一星期內,再次揭發另一宗涉嫌丁屋貪污詐騙案。有地區人士指,由於發展丁屋有利可圖,不法集團往往看準當局審批丁屋申請透明度不足,以及可買通村代表等漏洞,透過詐騙取得發展權。
地區人士指出,發展商一般要用八萬元至十多萬元,向享有丁權的新界原居民購買發展丁屋的權利,再由原居民向當局申請輪候興建丁屋。若找人冒認原居民,便可省回這筆費用,但由於要由村代表確認原居民的身份,不法集團需買通村代表,再透過冒充者向當局申請興建丁屋,其間政府會有一段時間讓村民提出反對,因此不法集團多為有勢力人士,或以金錢收買村民,以免有人揭破「假丁」的身份。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