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刑埋葬意大利

極刑埋葬意大利

不論是當紅球星、或是擁有過人球技,在世界盃決賽周比賽激戰一百二十分鐘後,代表國家隊互射十二碼,往往就是球星的「葬地」。毫無疑問,意大利國家隊成為世界盃決賽周互射十二碼歷史上最不幸隊伍,過去三屆均成為此制度下的犧牲者。

第1代「罪人」:
鄧納東尼、沙連拿
九○年佔有主場之利下,意大利氣勢如虹打入準決賽,當時射手史基拉斯時來運到,以及巴治奧此時亦初露光芒,一般預料可晉身決賽,可惜法定時間及加時戰後無法將阿根廷擊敗,埋下輸波伏線;結果由經驗豐富的鄧納東尼及沙連拿在最後兩輪分別宴客,充任了意大利當屆的輸波罪人。

第2代「罪人」:
巴里斯、馬沙路、巴治奧
九○年曾替意大利於準決賽對阿根廷一役主射十二碼的巴里斯及巴治奧,想不到四年後成為國家隊第二代罪人,隊友馬沙路主射也被巴西門將泰法路救出。巴里斯及巴治奧不約而同射失,主要原因是當屆由美國主辦的比賽全在酷熱天氣下進行,決賽也在中午時分上演,導致雙方球員經過一百二十分鐘後出現體力透支現象,而最後體能便成了勝負關鍵。

第3代「罪人」:
阿柏天尼、迪比亞治奧
進入互射十二碼時刻,焦點都放在連續三屆替意大利操刀的巴治奧身上,而且更是第一輪的主射球員。巴治奧雖然射入,但隊友阿柏天尼及迪比亞治奧於第二及第五輪宴客,最後遭該屆冠軍法國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