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司法部長阿什克羅夫特上周五宣布,將由七月起啟用一個新的互聯網系統,以便加強對全國一百萬名外國留學生的「跟蹤管理」。
這套名為「學生交換及簽證資訊系統」,將會把美國七萬四千多所大學及學院,跟美國駐外使館和全國出入境口岸聯繫起來,以便讓美國移民及歸化局(INS)更有效地加強對外國學生的身份驗證和入境後的監控。
阿什克羅夫特指出:「長久以來,我們的學生簽證系統已變成緩慢、過時、文件僵化的報告系統,根本不能夠確保那些進入美國的學生實際上有上學……迅速獲得最新和全面的留學生資料,將大大改善移民及歸化局執行移民法例和追蹤非美國公民的能力。」
根據新制度,所有外國學生必須在獲得入學簽證後才能開始上課,不能像以前那樣可以邊上學邊等簽證;學生入境後必須在三十天內向學校報到。學生如果未及時報到或者中途輟學,學校應在二十四小時內通知INS;學校必須在每個學期後報告學生的最新狀況。
由今年七月起,當局會容許院校自願試用新系統,但到明年一月,所有學校都要強制執行,否則將被剝奪招收海外學生的權利。
促使當局實施互聯網監控外國學生措施,是由於過往美國學校將外國學生的情況通過書面報告向INS報告,積壓了大量文件。
九一一事件中的三名劫機者便是利用這個漏洞,以學生簽證進入美國,之後並沒有在學校露面。
事實上,國會早在九六年已經授權設計網上追蹤管理系統,但直至九一一後才得到足夠資金實施。
美國康奈爾大學香港同學會主席鍾日告輝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表示,他知道司法部對留學生有新政策,相信學校或會在未來數天發出通知。
他表示:「有關政策應該對香港學生的影響不大,但對來自中東的學生可能會比較麻煩」,因為香港學生大部份都一次過獲得四年的學生簽證,只要每年給學校蓋印後便可自由進出美國。
綜合外電報道/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