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隨筆:再談零售定息債券

投資隨筆:再談零售定息債券

有投資者會問,為甚麼企業肯付出「吸引」的債券息率呢?一些信貸風險較高的企業,自然需要付出較高的利息成本才能吸引資金,但像地鐵(066)這些質優大企業,原因顯然並不在此。
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地鐵債券的息率非常吸引,但從地鐵的融資角度來看,在利率將進入加息周期的當兒,以這樣低的利率吸納穩定的資金,又何嘗不是十分吸引?可以預見,無論政府是否加快簡化企業發售零售定息債券的程序,趁利率低企時以此方式籌集資金的企業將會大幅增加。然而投資者只須考慮發債機構的信貸風險以及利率是否吸引,發債機構的融資方式與技巧,並非投資者考慮之列。
上次已提到,以利率趨勢作為評估債券之吸引力,只是最簡單及根本的考慮,投資者若真要投資於這些債券,還得考慮其他因素。譬如說,利率上揚若由經濟復甦所帶動,股市極可能會顯著上揚,投資者將要面對頗大的機會成本;若投資者在債券到期前於二手市場沽出套現再轉到股票,又會面對一些額外損失。
以筆者之見,零售定息債券較適合那些甚少參與股票投資,以及那些擁有較多資金,而又欲透過債券投資分散風險的投資者。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