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攻陶藝勇奪藝術雙年獎

專攻陶藝勇奪藝術雙年獎

在香港這個商業社會,藝術常予人不切實際的感覺,遑論賴以為生,就算要進修,很多人都情願將學費投資在商業管理等課程;不過,凡事總有例外,起初以陶瓷為學習興趣的Rachel(張煒詩),四年前決定正式修讀藝術專攻陶藝,其間不但和朋友開設工作坊,成為全職陶藝工作者,去年更獲得香港藝術雙年展獎項。能寓工作於興趣,相信是不少人夢寐以求的事。

記者:周麗懿 
攝影:楊錦文(部份圖片由被訪者提供)

無心插柳:興趣至上
82年畢業於理工學院設計文憑的Rachel,一直從事有關時裝及製衣行業,直至六年前,有朋友叫她一起去參加陶瓷興趣班,便開始與陶瓷結下不解之緣。「其實自己都有啲興趣,所以就參加咗,以前我都參加好多興趣班活動,不過只係玩過短時間,惟獨玩陶瓷一直保持到𠵱家。」

裁員:專注讀書
搓搓拉拉之下,Rachel不但弄出真正的興趣,她更報讀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及藝術學院合辦的藝術學士學位課程。「嗰時諗如果自己繼續讀興趣班嘅話,會無進步,其實我本身都無計劃諗住以後會點,讀書都只係想增加自己喺呢方面嘅知識。」她雖選擇報讀兼讀課程,但有關時裝工作相當繁重,陶瓷功課又花去不少時間,令Rachel在工作和學業上面臨人生交叉點。「嗰時大概讀咗一年左右,都想全職讀書,咁啱公司裁員,賠償方面都唔錯,於是索性就全職讀。」

得獎:激勵全職發展
Rachel覺得進修後最能夠啟發她的創作,是最大的轉捩點。「以前玩陶泥當興趣咁玩,鍾意做乜就做乜,無乜特別心態,只當公餘時間Relax吓。讀RMIT就完全唔同,首先導師會定咗一啲嘢要你去跟,令我在思考上諗多咗嘢,亦要Research,對周圍事物亦會特別敏感。」苦心讀書,最大回報和鼓勵,莫過於去年成為香港藝術雙年展十大優秀得獎者,令Rachel對陶藝創作的心志更堅定。「個展覽兩年一次,約有幾千人參加比賽,其中不少係相當有份量嘅老師傅同導師,所以獲獎的確係一個好大嘅鼓勵,我會做更多好嘅作品,要繼續努力,所以我諗我唔想再返時裝界做嘢。」

未來:繼續深造創作
現時Rachel和拍檔在工作坊,約有30個學生,總算薄有收入,她亦會在藝術中心、政府的特殊學校和技能中心當導師,又會應邀講Talk,分享陶藝創作的經驗。「全身投入之後,相比以前做時裝界,生活水準的確低咗,不過我想做番自己喜歡做嘅嘢。」事業上,會向創作和教授方面努力,不過Rachel亦未滿足,未來更想報讀藝術碩士課程,希望能夠在這方面更上一層樓。

增值歷程
姓名:張煒詩(Rachel)
現職:與朋友開設陶素工作室,另在藝術中心、特殊學校及技能中心任陶藝導師
進修歷程:
1980至1982年:香港理工學院設計文憑
1982至1985年:香港理工學院Fashion&ClothingTechnology高級文憑
1998至2001年: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學士學位(藝術)課程──主修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