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席、行政會議成員王䓪鳴很喜歡小孩子,所以結婚第二年就生了一個精靈可愛的女兒。三年後,小兒子也呱呱墮地。今年,做母親的也五十歲了,而大女兒暑假就大學畢業。
總結二十年的母親經驗,王䓪鳴最大的心得是:「日日『傾偈』,日日講電話。」她一直堅持每周要有兩三天與子女吃晚飯。「我不准吃飯開電視,也不讓他們在大夥吃完飯前離開飯桌,這是一家人談話的時間。」
現在,她一雙兒女都在美國念書,但她堅持每天上班前必定與他們通電話。「我會問他們怎麼樣?叫他們講今日發生的最重要一件事。」
王䓪鳴承認學習尊重兒女不容易,也曾因為鬧意見感到「好激氣」。她憶述,子女主動放棄學琴,她當時覺得還差那一點點就做到成績,有點耿耿於懷;但在討論後,最後決定讓孩子按自己的心意做。
她常常提醒自己尊重子女,而不是控制他們。假如想子女做一件事,自己就做給他們看:「成人世界的飲飲宴宴,有時少不免會講阿甲阿乙,但我不想子女講是非,所以我一直很努力在涉及這些話題時閉上嘴巴。我不能在他們面前講一套做一套。」
不過,王䓪鳴認為自己比不上母親。
王䓪鳴在聖士提反中學上學,母親是學校的老師。她說自己有一個永遠不問「為甚麼」的母親。她說:「去露營,其他同學的媽媽都有意見,但我媽媽只答兩個字『好呀』,不會問你為甚麼要去。
「我很感謝媽媽!她一直信任我、尊重我,這其實是要冒風險的。我自己做母親就比她管得嚴。」但王䓪鳴一雙子女並不這樣看,兒女遇到大事小事,總是第一個會打電話給她。這是兒女對母親最大的肯定、最好的禮物。
記者:李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