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扒王之王」,在香港可謂無人不識,甚至遠至紐約及溫哥華,都有人借用「扒王之王」作招徠,由九九年九月至今,扒王之王最新的分店數目已達十九間,老闆李德麟的名字在行裏無人不知,其太太兼拍檔林景琪(前邵氏女星,藝名林珍奇),自二十多年前息影後,甚少在傳媒曝光,卻在二十年後為了夫婦二人的店舖而再度活躍於閃光燈下,為餐廳造勢。從十多歲入娛樂圈至息影嫁人當少奶奶,再到後來從家庭走出來,成為十多間店舖的老闆娘,轉變不算小,對於一個年過四十的女人來說,既要管理公司過百員工,還要兼顧家庭,她究竟有何秘訣心得,今日就讓她細細道來,跟各位一起分享吧!
記者:莫麗嫦 攝影:陳穎
大廚用了意大利汁作為意粉的汁料,此汁酸甜得宜全因用了意大利番茄茸、番茄醬及香草等,加入了鮮蘆笋及蔬菜作配料,放在天使幼麵之上,像母親為自己天使般女兒添妝一樣,簡單直接地感動你味蕾。
雖為扒王之王分店,但位於中環的餐廳仍以高級的法式食品為主打,保留自己的特色。夏天沙律大熱,這款以牛油果及大蝦為主的沙律格外受歡迎。沙律內加入意大利油醋汁及鮮打的芒果醬,入口極Fresh,女士們可作輕盈午餐,亦可作前菜開開胃口。
扒王之王以平扒見稱,但為全面照顧各類顧客,中環店更提供較高級的牛扒。這塊肉眼扒由美國進口,不需醃製,只需加鹽炭燒便可,肉質特別柔軟。雖為高級扒但其實價錢比外間同級數牛扒相比依然平成半,從自己公司直接入貨當然可以控制得到成本啦。
李太本身對味精敏感,因而堅持轄下餐廳所賣的湯都不落味精。湯底是用雞及牛骨熬製,再加入3至4款鮮野菌茸,令湯更加稠身;師傅還加入鮮蝦仔及火雞湯於湯內,以增加湯的口感及鮮味。
訪問結束後,記者突然收到李太電話。原來李太翻看日曆後知道訪問會在母親節當日刊出,有感自己在母親生前未能長時間在身旁侍奉,未能盡報親恩,特別希望記者在訪問中提醒各位為子女的,應懂得珍惜及報答母親的勞苦。說話未免老套,但又有幾多人做到?
店名:扒王之王
電話:25014001
地址:中環安慶台1號安慶大廈地下(近雲咸街16號至18號)
座位:約120位
付款方法:現金及信用卡(Visa,Master,A.E及Diners)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四及公眾假期上午11時半至晚上11時半,星期五及六延至午夜12時,星期日休息。
親力親為帶頭挑牛仔骨
「餐廳在葵涌有一個十萬呎的中央工場,負責處理各種肉類及調校汁料湯底。餐廳開張前,曾經遇到一個難題,因凍肉處理必須在凍房門前約5-8度低溫的地方進行,但很多工人怕風濕而不幹;加上當時要求工人挑牛仔骨,此項工作相當花氣力,通常只有男人才能做到,而且每日只做三個小時,要說服工人做,最好就由自己帶頭做起,因此我每日都在凍房前工作,工作時都不聽電話、不休息、不喝水,甚至連廁所都盡量少去,人家見你老闆娘都落手落腳做,自然會願意跟着做。」除了凍房外,對外的公關工作,甚至樓面,李太都會親力親為,絕不假手於人。
知人善任獨具慧眼
李太的兩位得力助手,都是她親自挑選,至今仍是她公事上的左右手。「當初挑選她們是因為看見二人資歷不錯,能夠勝任;加上自己要求員工要同樣搏命,才可委以重任。」餐廳挑選行政總廚時,李生和李太各自有心水選擇,最後還是由李太作最後決定,「我們的總廚當年有老婆仔女,十分需要這份工作,這樣才會有心為公司搏命;相較另一位對這份工並不在乎,叫他全心效力亦難。」李太自言靠少許天生的預感,但看來還是獨具慧眼的緣故才對。
排除萬難學到老
李太最不喜歡員工經常將「難」字掛口邊,若她聽到有下屬以「難」作藉口的話,必定為之氣結,因為在她字典內沒有「難」字,只有「學」字。「我不比人特別聰明,唔識就要去學,學到識為止。」
既是女兒,也為人母的李太,對於兩代的母女關係感受迥異,她與母親的感情談不上很親密,但卻影響她至深;相反,她形容女兒的性格太似自己,反叛好勝的性格,令她又愛又恨。
李太在台灣有九兄弟姊妹,自小便離鄉別井的李太與母親相聚日子更不足十年,卻被其堅忍性格深深影響。「記得媽生前從不與我們共席而食,到後來家有工人幫手都一樣要親自下廚,只在旁默默看着我們食得高興便滿足。」母親辭世八年,但每提起她坎坷一生,李太還是忍不住流淚,「母親含辛茹苦湊大我們,那不屈精神令我在事業上每遇到風浪都要捱過,才不會枉費母親生前的心血。」
如今亦為一子一女之母的李太,「女兒性格較為反叛好勝,像自己年輕時候,有一次她更問我:『媽,有甚麼方法可以做到總統夫人?』」這個年輕的小姑娘好勝又自信,李太謂女兒雖然反叛,但思想成熟,還會叫做母親的不用為她掛心。但見亭亭玉立的女兒如母親標致,簡單是她年輕時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