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老化已是不爭的事實,但人壽是否將屆極限,則始終未有定論;一般人相信百歲老人只是極為罕有的例子,但有人口學家估計,人類愈來愈長命的趨勢會持續下去,到下世紀,活到百歲是尋常不過的事情,而首批平均壽命達百歲的婦人將於二○六二年於日本誕生。
劍橋大學的厄彭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的沃佩爾兩人,根據過去一百六十年人均壽命的模式,推斷人壽仍未到達極限,到了下個世紀,百歲老人會非常普遍,不再是甚麼稀奇事,此說大大挑戰了正統派的觀念──正統派認為在未來幾十年,歲數增長幅度會放緩下來,反映老人壽命已接近極限。
厄彭和沃佩爾指出,過往人口學家推算人均壽命的預測,往往在五年內便被事實推翻;至於專家在一九二八年推斷人壽極限為六十四點七五歲,也再次證實是錯的。
在一八四○年,人均壽命最長的是瑞典人,達四十五歲;目前最長壽的是日本人,人均壽命近八十五歲。若以日本女人為例,在過去一百六十年,平均每十年增壽兩歲半,至於日本男人平均每十年增壽兩歲零半個月。若這趨勢持續下去,估計在六十年後出生的日本女人,平均壽命達到一百歲。
厄彭表示,大膽預測百歲老人將會成為普遍現象,是因為沒證據顯示人壽增長開始放緩,其中以日本婦女的壽齡增長速度最快。沃佩爾也指出,每四名日本婦女之中,便有一人可活到九十三歲,因此他預測現時出生的日本及法國嬰兒,有五成機會可活到一百歲。
儘管人均壽命每年有持續增高的現象,但兩人強調,這絕不會導致人類永生,人壽始終有個極限,只不過「暫時不知在哪裏」。
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