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創楚寫得妙,他認為外國名牌刊物最近又唱衰香港,其實是喜訊,正如數年前判定香港死亡,卻是「香港有救」之兆。
他還說:「暢銷雜誌的封面故事永遠是相反指向,從上世紀至今未見例外。」
這是妙論,甚至可以說是故意駁嘴,並非真理,但難道那些唱衰咒死之論是真理嗎?總之就像大家熟悉的半杯水比喻,悲觀派說空了一半,樂觀派說滿了一半,怎樣說都可以,各有主觀,真理則永遠是謎團。
東方人往往很介意被西方論者劣評,其實西方人也經常唱衰咒死西方自己。二十世紀初德國名家史賓格勒的《西方衰落》論便很聞名,最近美國保守派名人布坎南寫出一本《西方死亡》,亦成為暢銷書。然而眾所周知,今日西方並未衰落,更未死亡。記得八十年代美國傳媒紛紛驚呼日本買起美國,哪知隨後美國卻在全球「獨贏」。
西方慣於強調衰亡的危機感,作為自我警惕,以便發憤求進。至於他們經常唱衰外國,或許不懷好意,但被人大彈也是激勵,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重要的是切勿太受人家的褒貶影響,更不可因西方唱好而洋洋自得。日本就曾被他們捧上天,戈爾巴喬夫亦曾被他們狂讚激賞,結果怎樣?捧得越高,卻跌得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