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呂伯投訴深水埗通州街臨時街市已設置多時,惟街市內營業之攤檔近年卻愈來愈少,使用率偏低,且其內的燈光更日夜長開,虛耗公帑,浪費資源。
呂伯稱,近年政府不斷開源節流,但由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的通州街臨時街市,卻不斷浪費資源。
他指出,該號稱「臨時」的街市已有九年歷史,現時有七座,每座內均有獨立經營攤檔,惟近年來該街市的整體使用率約三成,攤檔紛紛結業,人流愈來愈少,實在浪費地方;他更發現,該街市內的光管,無論日夜均長開,惟大部份攤檔卻沒有營業,虛耗資源。
他認為,政府實應善用資源,例如將附近布業市場攤位遷往該街市,亦應將不必要的燈光熄滅,免造成浪費。
記者五月二日下午到該街市查看,發現街市的經營者不多,空置的檔位處處,其中第七座內更是一個營業的攤檔也沒有,戶外陽光普照,惟內裏的光管全部均開啟,該處雖然無人使用,但亦沒有上鎖。
食物環境衞生署函覆:通州街臨時街市於九二年十月啟用,是為安置早期拆卸的深水埗街市檔位及附近一帶的小販而建設,當時全部檔位成功租出,及後部份租戶遷往北河街街市或結束營業,現時出租率為百分之三十四。
上述街市由七座獨立式的臨時建築物組成,市民可全日使用每座建築物之間的通道往返南昌邨。為保安理由,建築物內通道的照明系統,有必要通宵開啟。
鑑於該座街市的用地屬臨時用途,該署暫時不會考慮搬遷欽州街小販市場的布檔往臨時街市內。
(○四三○三三)
深水埗區議員衞煥南稱,被安置於通州街臨時街市營業者,多是以前於北河街擺賣的無牌小販,他們多不習慣守在一個地點營業,加上該街市屬長形,並不方便購物,附近又有其他大型街市設置,故生意欠佳,攤檔的數目亦愈來愈少。
其實以前市政局年代,曾計劃將街市遷往附近新建的市政大廈,其內有圖書館等設施,惟因市政局被殺局,大廈工程也因此擱置,臨時街市歷多年仍然沿用。
他認為,食環署宜因應情況調校照明燈光,如無必要就不用全部開啟,以節省資源,而沒有攤檔營業的座數可以上鎖,免被露宿者佔用。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