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屯門一間中學一名中四學生上月底患上高傳染性的肺結核病(即肺癆),校方在事發後多日才知悉事件。為恐該校爆發肺癆病,衞生署將於下周為該名男生的三十多名同班同學驗身,以防肺癆在校內擴散,該校有學生擔心受到傳染。 記者:倪清江、馮永堅
感染肺癆的男學生在屯門東華三院邱子田紀念中學就讀中四,衞生署發言人昨日回應查詢時表示,該學生上月二十七日到屯門仁愛胸肺科診所就醫,其後被驗出感染肺癆,已於本月三日起開始服食治療肺癆的藥物,情況並不嚴重,署方已為他的家人檢查身體。但署方人員直至本周二才成功接觸該校校長及通知他有學生感染肺癆。
發言人強調,除非曾與患者有親密接觸,否則校內師生受感染機會不大。衞生署會在該校開辦健康講座,教導學生如何防止傳染病。
該校部份學生坦言,擔心受到傳染,讀中二的謝同學說:「都有啲驚。」該校一名主任表示,該名染病學生已缺課約兩星期,校方是從衞生署方面得悉他患肺癆。
傳染病專科醫生、立法會議員勞永樂表示,肺癆屬常見的傳染病,每年平均每十萬人中,便約有一百宗新症,但致命率不高,而疾病一連四季均可傳染人。他指出,肺癆菌可在人體內潛伏一段時間,若身體抵抗力弱,便可能發病;而擠迫及空氣不流通地方,是傳播肺癆的溫床。
勞永樂又表示,一般患者在服藥後兩星期,多不會再帶傳染性,可以正常上學或上班,但要痊愈則需服藥長達六至九個月。
教育署發言人表示,署方已指示學校如發現有學生感染肺癆等傳染病時,須通知衞生署及教育署。
衞生署在本年首三個月已收到一千五百五十宗肺癆新症報告,去年肺癆新症達七千二百多宗,較九三年上升一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