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港自殺成風,有父母因一時困境而攜子女自盡。對於意圖輕生的人,新鴻基地產(016)副主席郭炳江接受本報訪問時認為,只要仍有選擇就不應放棄。「你自己開唔開心、你自己積唔積極、你點樣去面對人生,選擇權永遠喺你度。個選擇權喺你自己度嘅時候,就唔可以放棄!」
他又說:「順境、逆境人人都有,邊個冇?」最重要是學懂珍惜,明白自己有選擇權,可以放低。
不論貧富,一樣有失意時。郭炳江說父親郭得勝過身時,對他打擊甚大。「嗰陣時,返到寫字樓都冇心機,成日捉住大佬(郭炳湘)走去馬會、寶雲道跑步,兩兄弟一齊跑步,有時傾吓偈,做自己鍾意做既嘢,高爾夫球都係嗰時開始學。」
雖然傷心了好一陣子,但郭炳江仍可重拾心情繼續生活。他相信,遇上人生的大難題最緊要「懂得放低」,不要將問題放得太大;要「學習如何珍惜所擁有」。當你懂得珍惜時,就可以看到其他選擇,看到尋死以外的其他生路。
郭炳江相信,面對困境,意志是很重要的。他覺得香港新一代面對挫折的能耐較上一代差。「嗰時有暴動、有銀行風潮,72、73年有石油危機,夜晚要熄燈,你見慣咗,自然捱捱吓就不覺一回事。要有嗰種環境、鍛煉,你至知道、受得……今日?好難怪後生仔,香港由82、83年一路順風順水,佢哋未捱過。」他建議年輕人揹背囊旅行,體驗生活。
自從金融風暴後,經濟環境日差,而自殺輕生的情況日趨嚴重。有人埋怨特區政府政策失當、有人歸咎傳媒報道鼓吹。郭炳江同意這些都是部份原因。以傳媒為例,他認為除了報道事實外,應該再做心理分析,「有晒正面、負面的看法。」
不過,他認為最重要的是不要為自己找藉口。「𠵱家大部份人想搵個理由,而呢個理由係同佢自己無關,將所有失敗原因怪於一個人、一個目標。」政府最近宣傳高官問責制,但郭炳江就提倡「自己負責制」。與其不斷問「Why」(點解),不如問「Whattodo(做甚麼)?」
對於自殺年輕化,郭炳江認為父母要負上責任,「父親教我哋嗰時,係19世紀,道德觀係嗰個時代;我哋喺20世紀長大,𠵱家要教21世紀嘅小朋友,你重係用19世紀嘅方式,梗係追唔上時代!」不過無論時代如何轉變,他說有些東西是永遠正確的,就是用多一點時間,與孩子多溝通一點。
說易行難,若真的有人在他面前嚷着要自殺,可以怎辦呢?他說:「佢想人了解。」所以最佳方法是用多些時間傾,事後幫佢祈禱,「同情係好,但幫唔到佢;反而同佢傾偈,佢會感受到。」
正如郭炳江說,由於從未經歷過,所以不但是年輕人,就算30過外的成年人,面對逆境時亦不懂面對,「自己亦經過,有時睇嘢亦都好似樣樣好失望、好灰,但你學識同人傾吓偈,向樂觀方面諗,愈諗便愈多生路,唔會係死路一條。」
記者:劉碧思
攝影:梁鑑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