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蚊理財計劃出富豪

六蚊理財計劃出富豪

新鴻基地產創辦人郭得勝90年因心臟病逝世。郭炳江曾說,父親彌留之際,他在床邊承諾一定繼承父志,三兄弟同心協力把新地發展成全港以至全球最大的地產公司。對於父母,郭炳江說:「父親係一個rolemodel(角色模範),但母親喺屋企係好重要。」
周日是母親節,對郭炳江來說,在生活中真正帶領三兄弟走出人生低谷、帶領他們將新地繼往開來的,正是其母親鄺肖卿。富豪第二代要超越第一代的成就殊不容易,但證券界一致認為,郭氏兄弟是一個異數,除了秉承父親郭得勝務實勤儉的作風外,更將新地發展成數千億市值的王國。郭炳江說,真正教懂他們三兄弟金錢的概念,為他們塑造正確價值觀的人其實是母親。
郭炳江憶述,中學時期(60年代末)母親每星期只給予他們6元零用錢,這已包括車費及午餐。但郭老太同時訂出一套賞罰制度,「佢平時一啲零用錢都唔畀我哋,但每一次測驗、考試,如果你考到90幾分,就賞5蚊或者10蚊,考第一有幾百蚊。嗰陣時爸爸畀一筆錢作家用,因此呢筆獎金又係(媽咪)自己拎出嚟。」

自掏腰包發賞金
三兄弟逐分逐毫將獎金儲埋,享受努力得來的成果,金錢價值觀亦由此建立。經過努力換回來的一分一毫,郭炳江特別珍惜,「我最開心就係嗰排成績好就有錢,個錢罌爆棚,拎去恒生銀行,喺個櫃面,我睇住佢(銀行櫃員)數,一毫子、一百蚊咁數。我驚佢呃我吖嘛,血汗錢嚟,當然要睇清楚。」
郭炳江眼中的郭老太,是一個學識普通,但目光遠大的人。「我媽咪英文又唔識、中文程度又唔高,但佢了解到讀書嘅重要。」在其他富太太打麻雀過日辰的時候,郭母卻將家用花在聘請最好的補習老師給孩子。
「父親限咗家用畀我媽咪,其實我媽咪有好多選擇,嗰時好興打麻雀,我媽咪唔打,選擇將啲錢幫我哋請補習先生。嗰時啲親戚都批評佢,話使乜補習,讀書咪得囉,我爹哋都係白手興家,李嘉誠都係讀到For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