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在五四年於瑞士舉行的第五屆世界盃中,光芒四射,這反映到南美洲國家必須急起直追,更要努力鑽研和創新戰術;結果四年後在瑞典舉行的第六屆世界盃賽,巴西採用了全新的四二四戰陣耀武揚威。
當時只有十七歲的比利已天才橫溢,演出光芒四射;在決賽更梅開二度大勝主辦國瑞典五比二,並協助自己國家首次奪盃,奠定了日後這位號稱「黑珍珠」成為這個世紀的一代球王。
巴西所採用的四二四陣式主要是將中場的其中兩位隊員分別推前和墮後,使到前鋒及防守線上各多了一位隊員;而他們採用三角短傳戰術來進攻對手,主要是球隊不斷保持控球權,利用準確的傳球來滲入敵方腹地,這樣打法是適應和適合南美球員身形不及歐洲人,但以靈敏和技巧取勝而成。
除了比利之外,巴西還有右翼「小鳥」加連查,後者腳法上乘和靈巧,在邊線上製造了不少入球機會給隊友,中鋒華華與內鋒弟弟也是球隊的風雲人物。這批巴西球員不但愈打愈凌厲,而採用的打法愈趨成熟;所以在四年後在智利舉行的世界盃,他們也以無敵的姿態,蟬聯錦標。
四二四戰陣為巴西帶來空前成就,其他國家自然針對此踢法作針對性部署,例如巴西用四名攻擊時,其對手便用五至六名守衞,務求令對手難以組織及發揮,而戰陣不斷演變,近年中場成了必爭之地,要贏波便要力搶中場;故出現了三六一及三五二等陣式,縱使不少球隊擁有很多優秀前鋒,但也不會冒險用落伍的四二四陣。如果大膽用此陣,結果只得一個──輸掉比賽。
「郭家明信箱」現已開放,歡迎球迷傳電郵與郭指導分享世界盃球人球事,電郵地址為
本欄逢星期一、三、五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