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媒體世紀疑團待解

英之見:媒體世紀疑團待解

投資市場內沒有太多智者,所以謠言可以散播得相當快,又有頗大殺傷力,加上有格林柯爾(8056)前車可鑑,媒體世紀(8160)股價表現令到人心惶惶是絕對可以理解,幸好下周業績公布之時一切疑團都會解開。
媒體世紀首季業績,是市場擔憂的地方,筆者一位朋友便相當懷疑,如果根據某間外資行的預期,首季要輸幾千萬的話,業績能否快速復元。戶外媒體公司的固定成本比重甚高,而在幾間上市同類公司之中,媒體世紀這個現象會更加明顯,所以業績要復原,難度並非如想像中高,加上公司重本拓展書報亭,初期成本也會拖累業績。
上市公司經常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在長線發展與短期業績之間找一個平衡,媒體世紀的管理層偏重了長線發展,其實是無可厚非,甚至應該是好事,可惜這種取向在股市中似乎不受歡迎,媒體世紀甚至不似維他奶(345)有一個強勁核心盈利來源去支持擴張。

伯樂有可博之道
令筆者費解的是洗倉的基金竟然也是如此短線,這個行業的股份是需要時間去等收成,一季業績造成這類的震盪,估計不少人是抱着業績轉好後才再次入市的心態,機構投資者的作風往往也很難理解。
更大的疑惑是在洗倉之時會傳出一大批流言去火上加油,造謠者心態如何值得細想,筆者看來也有甚大需要去進修陰謀論。這次事件中被殃及的池魚媒體伯樂(8072),其實也有可博之道,相比之下股價波動較少,可能會比較穩健,現水平亦是值得長線投資的股份。
電郵:[email protected]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