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付款的觀念,香港人早已接受,最常見用於買樓、買電器等,近年則擴大至買金鑽首飾、相機、家具等。近日,不少發卡機構,紛紛將「分期付款」引用到信用卡服務之上,對消費者而言,多了個方便,令資金運用得更靈活,自然是好事,但卡戶在使用時,緊記留心條款及細節,以免得不償失。
信用卡壞帳率高企,但新卡種依然不斷湧現,充份反映出有關市場利潤豐厚。為了吸納新卡戶,發卡機構爭相推出新噱頭,當中以不限地區及店舖的免息分期付款購物優惠,最為吸引;此舉不單止增加了卡戶的購物意欲,同時亦因為分散了卡戶的繳款壓力,間接有助減低銀行的壞帳風險。
以往,只有在指定商舖內,憑特定的信用卡簽帳購物,才可享有免息分期優惠;但自從Manhattan將「無限定地區及商舖」的免息分期計劃引入市場之後,其他發卡機構,如中信嘉華銀行、大新銀行、中國銀行等,均陸續加推此項優惠服務。
不過,卡戶要留意,部份信用卡的「無界限」免息分期,雖然毋須付利息,但卻要繳付手續費。手續費需每月繳付,一般會以劃一比率計算,多為1%以下,如大新為0.55%至0.75%,Manhattan則為0.83%。若以12期計算,所需的手續費,約佔簽帳額的6.6%至10%。
現時,有提供分期付款優惠的信用卡,通常會將客戶的簽帳(以每一宗計算),平均攤分為12期,即使卡戶提早償還所欠餘款,亦需要繳足12期的手續費。
也有些信用卡不設手續費,但這些卡的免息分期優惠,大多設有限期,如中信嘉華推廣至年底,中銀則截至11月初,推廣期約為半年左右。
各發卡機構皆要求卡戶,每張單都需符合最低簽帳額,並需在簽帳日後的指定日期內,致電卡務中心,直接提出分期付款申請,每一宗交易,均視作一個獨立項目,需要分開申請;逾時通知的話,發卡機構有權拒絕有關申請。
此外,不同信用卡的分期簽帳額上限亦各異,如Manhattan等同於簽帳額,而中信嘉華則會依據卡戶本身的條件及財務背景而定,卡戶購物前宜查詢清楚尚餘多少免息分期簽帳額,以免因餘額不足,打亂了個人財務安排。
記者:丹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