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於今日上市的林麥集團(915)主要從事採購及提供應鍊管理解決方案的業務,不少投資者均將之與利豐(494)作比較。雖然表面上兩者業務性質大致相近,但其實內裏有很大分別,利豐主要以貿易業務作主導,即向廠家買入貨品後才向買家出售,當中外國買家有可能完全不知道生產商是誰。林麥則主要提供採購服務,即外國買家與廠商直接交收,因此集團是以無存貨、無資產,只提供服務的性質去營運。與利豐的營運模式不同之處是毋須為客戶開信用狀及提供融資服務,故風險會較低。
理論上,這種營運模式的邊際利潤會較低,但林麥的純利率卻高達35%水平。不過,其計算方法是以佣金為基礎,不像利豐以訂單數額為基礎,故邊際利潤好像高出利豐許多,如同樣以訂單數額為基礎,則大致跟利豐差不多。能夠以較低風險而達到與利豐相同的利潤率,主要是集團提供了供應鍊解決方案服務,即提供產品設計、採購、生產及物流等一條龍服務,當中透過提供增值服務而把利潤率加強。盈利能力方面,集團過往3年的複合純利率達103.6%,相信以其16倍多PE上市,應可與利豐的30多倍PE拉近一些。
另外,昨日在另一份報章介紹過的中移動認沽證9085,於正股未下跌已先行上升,反映大戶已開始在接近12000點時沽出部份藍籌股,加上此沽證為中移動沽證中溢價最低,只有8.5%,過往5天平均成交量亦排第三,故表現較其他沽證佳。
網址:
鄧聲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