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不良資產減200億

中銀不良資產減200億

【本報訊】積極籌備在第3季上市的中銀(香港),能否減低巨額不良資產,對其上市估值有關鍵性影響。中國銀行剛出版的2001年年報指出,過去1年中銀(香港)透過快速追債、出售證券抵押品及撇帳等方式,將不良資產減少近200億元。

中行年報又披露,去年度中國銀行集團(中行集團)的海外業務撥備支出下降,主因是合併重組前的香港中銀集團,滾存了充足並符合金管局法例要求的一般準備,故期內中銀(香港)毋須提撥任何一般準備。
中銀(香港)合併前,截至去年6月底不良資產為369.6億元(不良貸款比率10.5%),較00年底的416.71億元減少47.11億元,而去年合併前夕,該銀行曾表示扣除中銀澳門分行的不良貸款比率為9.28%,不良資產逾300億元。由於未清楚去年度中銀(香港)會否有新增呆壞帳,因此去年減少近200億元不良資產後,該行最終的不良資產餘額是否降至約200億元,仍需留待6月底前公布業績時揭盅。
除了上述追債及回收抵押品外,年報指出,中銀(香港)同時透過改善風險管理系統、收緊監控措施以防止不良貸款再度大幅飆升。
面對中國入世及開放市場的競爭,中行也全力向國際化邁進,年報首次明確指出進行股份制改造的時間表,今年度中行將展開改造計劃,最終引領該行由國有全資商業銀行,蛻變成股份制機構(joint-stockcompany),同時中行會銳意革新董事局架構,使之為符合國際監察及問責標準的董事會制度。

首季溢利58.9億升1%
飽受中行紐約及內地分行違規貸款問題的困擾,年報用了顯著篇幅,闡釋中行的環球風險管理系統,及信貸審批過程中引入雙頭監督制度,經資產審核小組及風險管理委員會通過的信貸申請,若金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需會同主管貸款業務及信貸管理的兩名副行長級高層,作最後批准,10億元人民幣以下,則需取得風險管理及企業銀行部兩名總經理首肯。
另外,年報也首次公布中行集團的員工變動,01年度職工總數為20.2萬人,較前年底減少9014人,其中海外僱員減少1264人至1.7萬人。
此外,中行於北京公布今年首季業績,錄得經營溢利58.9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加1%,海外業務的經營溢利則為10.34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