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工作如何面對上司下屬

北上工作如何面對上司下屬

所謂「窮則變、變則通」,在經濟不景的環境下,愈來愈多港人計劃北上發展,尋求出路。暫且不說「北上求生」是否可行,即使機遇無限,事前也宜先學識「做人」。因為中港兩地的工作文化存着差異,對上級或下屬也要學懂如何相處,否則,北上工作只會事事碰釘。

北上打工須學習的事情多的是,其中一門學問,相信每天也要面對──人事管理。由於不少港人返回國內,多位處中層負責管理工作,他們經常會問:「怎樣融合國內員工的處事方式?」故對下級的管理方法,實在是首項必備本領。

遇上炒人小心處理
高才管理顧問行政總裁蕭乃新表示:「最大的問題,是內地員工的溝通方式和文化跟香港截然不同。舉例說,內地員工很多時會『越級』做事,例如心裏感到不滿,便直接向港人的上級投訴,令中層管理人員難以樹立權威。因此,管理人應做多些教育及培訓工作,令他們接受外國的管理文化。」
他補充,管理人進行內部評核時,需要「間接」一點,批評的說話不宜太直接,否則員工日後會做很多「小動作」,影響公司營運效率。若然「炒人」,更加要謹慎處理,管理層必須能夠提供充足的理由,免得觸犯國內的勞動法;裁掉員工前,宜先提出多次警告及勸喻。
擁有多年北上工作經驗,現於一家大企業出任僱員拓展經理的SaraNg則認為:「採用命令式的管理方法已不合時,對於新聘的內地員工,應給予方向,教導他們如何工作。當員工的工作經驗較豐富時,便可簡單直接地下指令。」
「對於擁有2年以上經驗的員工,可授權他們自行下決定。其實,北上的港人要培養良好的EQ(情緒智商),不要隨意責罵內地員工,應嘗試代入他們的位置,了解他們的想法。」

內地老闆用人唯親
至於面對國內上司,本地打工仔亦要適應他們的管理手法。蕭乃新說:「國內的管理手法一般較為人治,例如內地老闆做生意,多數要求與指定的親戚朋友洽商,或向指明的供應商入貨,港人必須加以適應。」
而SaraNg認為,遇上以上情況,港人應視乎老闆與該親朋的關係有多深,從而作出適當的回應。舉例說,假如親朋提供的貨價,每次也跟市價相差很遠,亦不妨向老闆指出,對方未必一定聽不進去。
記者:袁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