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不少食肆以割喉式減價,但仍難逃結業命運;不過在深圳,情況卻未至於此,就如今次主角阿Joe,他與兩位拍檔經營的港式西餐廳,四、五十元人民幣一個鐵板套餐,一樣其門如巿,可見當地消費力比香港還要強勁。即使餐廳總投資需五十多萬,但要回本絕非難事,況且餐廳接近皇崗口岸及日後地鐵站近在咫尺,發展潛力不容忽視。
記者:陳淑君 攝影:陳智良
1.選址:鄰近交通要點,人流有保證。
2.溝通:與內地人溝通並不容易,最好事事親力親為,減少出錯。
3.資金:預備充足流動資金,皆因購貨及雜項開支不菲。
4.謹慎:深港兩地仍有隔膜,錢財尤須小心處理。
先天條件
三十二歲的阿Joe,四年前在荃灣開了間小Boutique,專賣年輕人服飾,對於在香港搞生意,早已意興闌珊。「香港冇乜好搞,冇人肯使錢,又多人講價。透過阿昌(小學同學)介紹,認識佢同事Patrick,三人傾偈時,一致認為大陸仍有發展空間。於是Patrick花咗一個月搵舖位,然後問我同阿昌有冇興趣做,我哋都認為皇崗呢度人流多,又多港客嚟,由皇崗口岸行過來只需10分鐘;加上04年地鐵通車及年底皇崗口岸試行『一地兩檢』(只需在內地或香港過關,客車分流在皇崗清關,貨車則於落馬洲清關),人流將會更多。
「而且,呢區治安較好,無話收陀地,可以專心做生意;來往皇崗與香港只需一小時左右,好似我咁每日上落都方便。」餐廳位於海濱廣場,與鄰近的皇崗村,都是港人聚居之地,起碼有八、九萬人。「呢度係住宅區,不少港人跟內地人結婚,但組織咗家庭後都唔多鍾意煮飯,所以佔咗七成都係港客幫襯。」
這間「卡菲廊茶餐廳與民歌酒廊」吸引阿Joe與兩位拍檔接手的另一主因,就是餐廳早已萬事俱備,只需畀一筆頂手費,便可即時接手開業,連牌照都不用花時間去搞。餐廳格局類似香港一些港式西餐廳,上手老闆花近百萬裝修,靠窗台一邊的巨型卡座位更是寬敞舒適。
「由於上一手拍檔之間意見不合,又冇心機搞,生意太差,便轉讓經營權,我哋覺得30萬頂手費已經算平。接手後,只需畀五萬蚊維修,翻新吓啲喉管、髹過啲牆咁,花兩個禮拜執執就開張,希望早啲賺錢回本嘛!不過,若揀喺深圳巿中心開舖,一來唔夠人爭,二來成本起碼要貴一倍。」
親力親為
雖有從商經驗,但相對於現在每天處理餐廳行政雜務,阿Joe坦言還需重新學習。「我喺呢度學到點樣去管咁大班人,我盡量唔會靠惡,跟員工打成一片,同佢哋一齊消夜,了解吓佢哋嘅諗法,最初真係要靠佢哋教番我轉頭呢!最大困難就係我唔識講國語,溝通有困難,唔似得香港人,一講就明。
「不過,我仍覺得運作比預期順利,呢度啲員工好勤力,就算冇老闆喺度一樣好畀心機,比香港人重要好,平日我都有偷偷上嚟,企喺餐廳對面觀察佢哋嘅工作情況㗎!
「以前我好少去街巿,但𠵱家識得買肉買菜又買蝦,學識格價同揀貨。喺呢度買貨,乜都要拆嚟睇,就算罐頭都要開罐嚟驗貨,皆因隨時貨不對辦,又或者重新貼過招紙呃人,分分鐘係過期貨。」而另外兩位拍檔則各自掌管廚房與財政。
重新開始
餐廳還未轉手前,每天只得千多元生意,夥計只顧望電視而不理睬客人,虛設酒吧苦無酒水供應,小型舞台也棄置一旁。阿Joe與拍檔接手後,便逐一撥亂反正。首先炒掉舊有班底,現在十八位樓面及七位廚房只有三位是舊將。舊有主管Judy負責改善侍應服務質素,如督促他們須經常保持可掬笑容、注重儀表、熟悉餐牌、保持餐廳整潔等。他們更需不時在餐廳附近派發宣傳單張,招徠更多新客。
另一位可以留低的舊主將,乃是擁有十三年大廚經驗的黃師傅,他曾在多間酒店工作,擅長主理西餐,現在餐廳的各式鐵板燒依然是招牌菜。此外亦另聘多一位中廚,務求菜式更多元化。以往餐廳入貨只由採購部門負責,現在改由阿Joe跟黃師傅負責,務求保持食物新鮮,更可控制入貨成本。結果,開業後一星期,餐廳生意便由第一天千多元飆升至四、五千元,最高一天的營業額更達六千多。若日後每天生意額提升至七、八千元,更可望於年底歸本呢!
重新添置新喇叭後,餐廳內的小舞台也再次發亮。現在每晚有三位歌手獻唱懷舊歌曲。其中一位來自四川的駐場琴師鄧傑,已有十七年演出經驗,他曾在新疆軍區文工團表演,擅玩搖滾樂與抒情音樂。另一位來自南京的蘇蘭,曾奪歌唱比賽季軍,雖不諳廣東話,唱起陳慧嫻的歌卻頗神似,她的首本名曲有《逝去的諾言》、《愛與痛的邊緣》等。客人不但可以點唱,更可以上台「卡拉OK」一番。
法律意見
據廣東啓源律師事務所熊永安律師稱,由於餐廳持牌人乃內地居民,香港人在接手前,最好做足前期工作,如諮詢律師與會計師專業意見,如:
1.徹底查清楚上一手的牌照是否齊全和有效;
2.財務資產是否完善;
3.若舖位是轉租,須得原業主同意;
4.員工糾紛亦要作適當處理。
總之弄妥以上各點,方可簽轉手合約,務求盡量減低投資風險。由於內地對追討賠償較難獲妥善處理,若餐廳隱藏了一些問題仍未解決,便很可能要由下一手經營者去承擔。
再下一城
對於阿Joe,在這兒最大滿足感便是有錢賺。記者問他未來大計,他不假思索即時回應:「想開分店。」會否嘗試做時裝生意?「現在已經知悉門路,開食肆更有把握。若果賣衫,競爭更大,衫可以不着,但飯不能不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