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對生於香港的周姓華人兄弟,在美國研製一種以人造硅片製造的視網膜,初步臨床研究顯示六名植入該人造硅片視網膜的病人,於黑暗中重拾光明,甚至有一名失去視力二十年的病人,能再從鏡子中看到自己的模樣,為失明人士帶來突破。
《美國今日報》昨日報道這個令失明人士驚喜的訊息,周姓兄弟在美國創辦的高科技企業光學仿生學公司(OptobionicsCorporation),正在研製一種人造硅片的視網膜(ArtificialSiliconRetina),該硅片只有兩毫米直徑,可植入眼晴視網膜的後方。
周氏兄弟已為六名病人進行臨床實驗,日前公布有關結果,六人視力明顯獲得改善,病人植入硅片後可看到光線及景物的影像;甚至有一名五十九歲、失去視力二十年的病人,在手術後終於可從鏡子中看到自己的模樣。該公司正積極研究該硅片,希望五年內可推出市場。
本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學系副教授陳偉民回應本報表示,這種技術主要透過一片小如指甲的硅片,放入視網膜的後面,當外來影像投射到硅片上,硅片可把影像產生的光轉化成為電波,刺激視網膜內常有功能的感光細胞,再把訊息傳送到大腦的視覺神經,病人即能看到景物。
但這種科技現時只適用於視網膜病變的病人,如先天性視網膜色素退化及老年黃斑病變等而失明人士,其他因創傷或青光眼而失明,則無法透過這種科技重獲光明。
周氏兄弟是五十歲哥哥VincentChow(譯音周榮生),他是一名工程學家,其四十八歲弟弟AlanChow(譯音周亞倫)是兒科眼科醫生,兩人生於香港,年輕時隨家人到美國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