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朵如雪片般的百合,趕及母親節前開遍整個元朗加州花園。親手栽種它們成長的,是個獲「冠軍閒閒哋七十、八十個,掉咗嘅獎狀都有近三百張」的高級花王阿榮,自去年十一月起在該處有機農埔種植「新鐵砲百合」大豐收,有住客形容他種的白色百合:「好大,好似喇叭咁大!」
五十一歲的鄺貴榮自七十年代開始,種花獲獎無數,今年康樂文化事務署舉辦的花卉展覽,他再獲得七個獎項,包括他親手種出「頭咁大」的白色香噴噴山東玫瑰,獲得芬香盆花組冠軍。阿榮雖然學歷只有中一,但三代務農,能準確預測風雨淋花,並配合每種花的「性格」悉心培育。
他手下共有十三名花王,打理加州花園二百七十萬平方呎的花草樹木。花園內八百棵富度假休閒氣息的棕櫚樹,還得到新地高層喜愛。
阿榮之所以叫鄺貴榮,因他出生時得「貴人」——特首董建華的已故岳父趙先生扶助。他接受訪問時說,母親臨盆當日,「係趙先生揸車送我阿媽去沙田留產所,我喺嗰度出世,我個名特別唔同,有個貴字,我阿哥叫志偉,我叫貴榮。」
阿榮說,趙家當年買了大圍七萬多平方呎山頭,建「麗頂寧山別墅」,取其附近遍布荔枝樹之意,而山下的菜園村,即沙田大圍火車站現址附近,亦是趙家所有,特首董建華的仁厚外父趙先生當年不收租,讓鄺家在七萬多平方呎農地種時花。「六十、七十年代,我哋獨市種經改良變種的多瓣非洲菊一亳一支,當時一個工人每月薪金四十元,我哋每日割一千支,賣得好好價。」
為了報答趙先生,當年二十多歲的阿榮,不時會將合時花果及飼養靚雞,親自駕車送往位於旭龢道附近的趙宅,也會順道送荔枝給趙先生的親家,即董建華父親董浩雲家中。阿榮對趙先生印象很好:「佢經常叫我阿爸帶佢去沙田嘅鄉村酒家搵地道小吃,趙先生好好人,可惜,好人好早死。」
六十至七十年代,是香港花農的黃金期,阿榮半開玩笑說:「我哋嗰時有三架車,包括英國私家車,阿媽重會買金器收喺屋企,我有時唔覺意會見屋企有啲金器跌出嚟。」至八十年至九十年代,花市受東南亞、歐洲及中國空運到港鮮花競爭影響,本地花農收入一落千丈。加上,阿榮在大埔馬窩村種貴價百合花大計失敗,先後要把一個單位及一部的士賣掉。
至九六年,他由種花老闆轉任高級花王,從此阿榮的種花「王國」更大,但不賣錢,只給人欣賞,前年加州花園更獲得傑出綠化工程獎。對於他來說,現在當花王的責任變成「一定要準時開花。」
記者: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