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高官問責制七月一日推行前,作為公營電台的香港電台為減少未來承受的壓力,決定在下月先行內部大執位,積極培訓接班人選,設立一堵防火牆,落實「港台人治港台」,保持港台文化,避免在問責制下成為政治任命官員的傳聲筒。 記者:陳廣慧、莫劍弦
剛結束三十年公務員生涯的前廣播處長張敏儀,較早前接受港台訪問時預期,高官問責制可能令港台受壓,因問責局長較以前更重視傳媒關係,或會視港台為官方喉舌,令編輯自主權受損。她提醒港台必須堅定自己的立場,並希望「最壞的情況不會出現」。
香港電台昨公布中文台四個頻道人事新安排,基本上由現任的節目總監坐「音樂椅」,互調崗位,其中普通話台節目總監張圭陽則會升任中文新聞及時事總監(見表)。
港台機構傳訊總監戴健文表示,今次人事調動是港台全身改變的第一擊,至六、七月各頻道將會有具體的定位和發展策略,港台期望在大執位後,可以在各頻道引入新思維,為下一浪的長遠發展定下新基礎。
戴健文相信,人事調動令有關同事可以掌握不同經驗,對日後晉升和培訓下一階段接班人有正面作用;但他表示調動與政府將推行的問責制沒有特別關係。
不過有港台高層消息指出,港台面對高官問責制的浪潮,也要有一定準備,加速培訓工作;即使現任高層人員離開,也不會製造空隙,讓政府有機會安插其他官員管理港台,破壞港台恒之已久的文化。
現任廣播處長朱培慶本月將屆五十四歲,助理廣播處長邵盧善今年更行年五十七,距離六十歲退休年齡不遠;而副廣播處長吳錫輝雖然只有五十一歲,但他將在五十五歲退休,因此若港台現在不積極培訓接班人,三、四年後將會青黃不接。
港台工會發言人阮大可重申,無論在甚麼情況,工會都希望處長是由有廣播經驗的人出任,以了解傳播媒介的責任和使命。
前綫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則認為,港台受政治干預的問題一直存在,但問責制將加速此情況出現;她促請當局應在制度上設立防火牆,以防範港台不會變作部長的政治工具。
事實上,在朱培慶較早前高調重提應開始討論港台公司化的問題後,不少親北京人士群起而攻之,認為港台不可再與政府對着幹,應擔當起政府喉舌,而在問責制下,問責局長對此問題不能再視而不見,令港台不得不盡快找出應變之策。而政府為協助問責官員推銷政策,近來已積極加強政府新聞處的工作,由新聞處擔當更重要的宣傳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