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搬走大專生乳酪

不應搬走大專生乳酪

日前公布的香港高等教育報告書,令人再次關注到日後大幅增長的副學士課程有關的資助政策。報告書及政府均沒有明確表示對有關副學士學生現行的資助會否大幅縮減。若真的縮減現行對副學士學位的資助,有關款項將會調撥到甚麼地方?若拿走資助,對中下階層是否公平,私營的大專教育會否令中下層家庭百上加斤?更令人憂慮的是在香港貧窮問題不斷惡化的情況下,我們究竟有沒有制度化的保證令有能力入讀副學士課程的學生,不會因為經濟問題,負擔不到高昂的私營副學士課程的學費,而被迫放棄入學。我們會否因大專教育要私營化要收費而造成進一步的貧富懸殊?所謂「大幅增加的大專學額」對貧窮家庭的子女只是一紙美麗的謊言。

根據大學資助委員的資料,在九九至○○年度接受資助的副學位程度的全日制學生是10,887人,佔所有受資助全日制大專學生59,761人的百分十八,而受資助的兼讀副學位課程學生達10,229人,佔所有受資助兼讀制大專學生23,993人的百分四十二點六。可見副學位課程是整體大專教育的重要部份,尤其是對那些早年未能進入大專的在職人士,是其重要的終身學習途徑。
這些兼讀學生,其中不少是屬於中下階層家庭,早年因經濟問題未能入讀大學,而需外出工作負擔家庭開支,現在選擇以兼讀的方法完成學業。假如未來大量的副學位課程變成私營,對這些兼讀學生的打擊最大,令他們放棄修讀有關課程,這又是否違反我們說要推行終身學習的原則呢?

要求分開兩者撥款
高等教育報告書的其中一項建議是「公營副學士學位課程的財政安排必須明確,以配合政府期望副學士學位主要為私營的期望」。言下之意,即要求有同時開辦副學士及學士學位的大學要將兩者的撥款分開處理,不應出現互相補貼的情況。
現時有來自城市大學及理工大學的消息,均表示在二○○七年後,現時兩間大學的副學士學位將會獨立於學校本部之外,以便執行上述政策。

自負盈虧學費必增
雖然報告書中有提到部份副學士學位必須得到政府資助才有能力繼續存在,但報告書提出的原則頗為空泛:如開辦成本及經營成本較高、滿足人力市場個別需要,及較少人修讀但有保存價值的課程,可以受到保護及政府資助。報告書沒有指出誰來制訂這些原則,及是否由新的延續教育局來決定甚麼課程獲得資助。
在上述不明朗的撥款情況下,有消息指城市大學及理工大學,準備將絕大部份現行受資助的副學位程度課程在未來五年間轉為自負盈虧的課程,這樣勢必要大幅增加學費。未來數年,可能我們未見所謂學位由百分十八增至百分六十之利,反而會見到實質受資助副學位課程大幅減少之害。
政府必須清楚解釋現行對副學位課程的資助究竟哪裏去?不問大專學生的乳酪被誰搬走、為何被搬走也是說不通的。
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學部講師 黃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