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昨日再次展現不死傳說,唯一戰略是在旁觀戰,無甚理據看好,卻太難預計目前的熱情何時消散。二三線成為中外投資主流,目前盛況雖未算空前,但信心之強卻是前所未見,尤其大行積極之處更令筆者十分驚訝。近日不少轉型股份都獲得垂青,說穿了不外是靠概念或背景而已,在完全欠缺往績下絕對是高風險股份,部份甚至連管理層在業務變身時也沒有轉換,就更加難投下信心一票。
幾隻戶外媒體股中媒體世紀(8160)近日斯人獨憔悴,應是首季業績即將公布的影響,可是此股卻最先有外資名牌推介強烈買入。股價表現最終都會跟業績表現,資金流向只是一時,如果概念不能成功在業績反映,股價大幅回落是必然,這種經驗近年已不斷重複。
早前筆者推介媒體伯樂(8072),其中一項主因是媒體世紀發展太進取,大灑金錢在書報亭之上,初期成本會拖累業績,其實長線而言這項投資可能不俗,但股票投資者太短視,維他奶(345)的走勢正好反映這點,筆者早前在兩隻媒體股之間的取捨也證明正確。
不過股價回落後是有可博之道,始終行業前景看俏,而且股東結構吸引,一般人可能擔心創投基金隨時套現製造沽壓,但如此大手要在市場沽售是無甚可能,反而更易成為併購目標。媒體世紀多年來在國內建立的網絡對外國公司會十分吸引,不過業績暫難憧憬,只值小注長線。對比媒體伯樂,投入此股的注碼應要小一點,因為觸發股值被正面重估的契機相對較小,可取是有概念及已消化一道沽壓。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