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今用去雀斑

古方今用去雀斑

還記得鼻樑上有甚多雀斑的Sammi覺得自己的雀斑絕對有型,毋須遮掩;但話雖如此,眼看面上多幾粒小黑點都很礙眼,加上夏日又到,強烈的紫外光令雀斑爭先恐後地浮現,對愛美愛白的女士來說,打擊尤甚!焦急之際,一定四出找尋去斑良藥,無論多貴的護膚品都不惜買來一試;其實何不試試中國古代秘方?只要用普通中藥左撈右撈便成,簡單省時價錢平,經中藥美容師改良過後,所有草藥都能在香港買到,也算方便。

記者:梁佩芬 攝影:黃子偉 ImageGirl:Cindy

雀斑成因 體質與日曬
雀斑就是臉上有一些小米粒大小的黑色小斑點,是一種色素代謝障礙的皮膚病,位於真皮層與表皮交界處的黑色素增多所產生,多長在前額和臉頰兩處,偶爾也會在頸、肩手背等部位發現,大小約1-2mm。雀斑出現成因有二:一是體質關係,內分泌失調及肝、腎的機能出現問題,影響臉上黑色素沉澱,多在兒童時期產生;二是日曬後,黑色素細胞產生更多黑色素形成,受到紫外線照射後,不僅顏色加深,數目也會增多。此外,雀斑與體內的雌激素分泌有關,通常在月經來潮時雀斑顏色容易增濃,月經過後則轉淡。

改良古方合潮流
潘綺華為香港本草美容公司董事,十八歲開始研究中醫中藥,後再學以致用,成為中藥護膚美容師,她主要利用中國數千年中草藥配合古代宮廷秘方總結民間古方,再配合時代所需,加以改良後造出一系列中草藥護膚品。她研究不少中藥古方後,發覺一些已不合時宜,因古代的天氣環境、飲食習慣都不同,加上宮廷古方多取自北方人體質,香港女士皮膚未必適合,文中的古方是經她改良後,覺得適合香港人使用才公開。

宋代古方還童湯
這是宋代宮廷古方,妃嬪公主用來浸浴,令皮膚返老還童。若浸浴並不方便,可改為抹身方法,如每天使用,效果更佳。
材料: 伏苓七錢、白朮七錢、乾薑七錢、肉蓯蓉七錢、零陵香一錢、白附子五錢、蟬蛻三錢、菟絲子(用米酒浸一夜)少許、香附五錢
方法: 用3碗水煮1小時後,每天沖完涼後用來抹臉,勿再抹乾,自然吸收,雀斑顏色會日漸變淡。這處方可用兩次,剩下殘渣用2碗水煮1小時便可再用。

清太醫院配方杏仁最耍家
此方出自《清太醫院配方》,杏仁活血、平衡油脂分泌,綠豆可清熱解毒,而白芷能活血及漂白,長期使用能光面清膚、延緩皮膚衰老。
材料: 杏仁五錢、綠豆一両、白芷四錢、洗米水
方法: 將杏仁、綠豆及白芷磨成粉狀,再加洗米水攪成糊狀,塗在有雀斑的位置。每次約15分鐘,可每天使用。
注意: 杏仁及白芷需曬乾後才能磨成粉狀。

杏仁紅棗茶光采再現
外服之餘,杏仁亦潤肺化痰,再加上紅棗能令面色紅潤,光采再現。
材料: 杏仁五錢、紅棗數粒
方法: 三碗水煮十五至二十分鐘後可飲用。

御藥院方冬瓜美白面膜
這是一個增白美容單方,冬瓜清熱利濕,外用可去油膩,增白美膚,古代常用作面容健美藥。《日華子本草》提及冬瓜可去皮膚風及黑斑,滋潤肌膚。
材料: 冬瓜份量隨意、百花蜜半茶匙、白芷三錢
方法: 將冬瓜去皮去籽,攪碎後加入百花蜜及白芷粉,然後用來敷面約15?0分鐘,後用溫水沖洗乾淨便可。約一星期使用一次。

本草綱目冬瓜籽敷面
此療方先用櫻桃枝,不過已難找到,不妨改用在煮餸時常當廢物的冬瓜籽,但其美白功效絕不遜於冬瓜肉,常用它來敷面,不僅有保護和滋潤面膚的作用,又能使雀斑顏色變淡甚至消褪。
材料: 冬瓜子適量、紫浮萍三錢、牙皂輕量、桃仁三錢、洗米水
方法: 曬乾冬瓜籽及桃仁後磨成粉狀,加入紫浮萍及牙皂,用洗米水攪成糊狀塗於雀斑位置,敷15分鐘左右,約1星期1次便可。
注意: 孕婦忌用。

冬瓜洗面藥不油膩
材料: 冬瓜適量、白芷粉三錢
方法: 用紗布或毛布包着材料,輕輕按摩有雀斑位置,能去雀斑顏色又可紓緩肌膚。夏天用後,皮膚感覺清爽,不油膩。

華佗治斑方桃仁保濕
日曬後回家,皮膚又熱又乾,可試一試大國手華佗的好把戲,用桃仁加滋潤無比的雞蛋白,除可控制雀斑出現,也能令皮膚退熱及有保濕功效。
材料: 桃仁五錢、雞蛋三隻
方法: 將桃仁磨成粉狀,與生雞蛋白混成糊狀,敷面約15分鐘,早晚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