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任意減薪對香港傷害更大 - 盧峯

蘋論:任意減薪對香港傷害更大 - 盧峯

其一是薪酬調整不能是「單程路」;也就是說公務員不僅可以加薪,也可以減薪

剛公布的薪酬趨勢調查結果的確令特區政府高層、特別是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先生陷於兩難的處境。若果政府按照薪酬趨勢調查結果調整公務員的薪酬,那大部份公務員將只會減薪不足百分之二,這不僅跟梁先生在財政預算中事先張揚的百分之四點七五相距甚遠,更將令他的財政預算數據出現重大的偏差,嚴重影響預算案的可信性。

公僕反彈將極強烈
但若果特區政府硬要按減薪百分之四點七五的指標辦事,公務員的反彈將會極為強烈,因為在公務員眼中,政府的決定大大偏離了薪酬調整機制及慣例,對他們並不公平。我們不知道特區政府及梁先生在這「兩害」中如何取捨,但不管怎樣選,特區政府及梁先生都肯定要付出重大的政治代價。
對於公務員薪酬調整,我們一直認為這個問題不應成為政治問題,更不應成為討好某些團體或政黨的籌碼;因為公務員雖然從事公共服務,但他們其實都是上班一族,都是領薪水養活自己及家人的人,有甚麼理由要拿他們的薪酬作為政治人情又或是達成某些政策目標呢?
在撇開政治因素後,我們認為處理公務員薪酬調整有兩個基本的原則,其一是薪酬調整不能是「單程路」;也就是說公務員不僅可以加薪,也可以減薪。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令公務員薪酬不致跟私人市場脫軌、令公務員不會成為薪酬有升無降的特權分子。
其二是公務員薪酬調整應該按現時行之有效的薪酬調整機制辦事,即包括進行私人機構薪酬趨勢調查及上下諮詢等。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政治因素的干擾、才能避免任意調整公務員薪酬的情況、才能防止政府跟公務員間為了薪酬問題而不斷起爭議。

不應否定整套機制
當然,任何機制、任何調查方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今次薪酬趨勢調查的結果也着實讓不少人感到意外,因為減薪幅度比預期少,但機制的漏洞或問題可以不斷修改、更正,卻不應因此而否定整套機制,或因對結果不滿而推翻整套遊戲規則,任意按政治需要調整公務員薪酬。這種做法不僅形同輸打贏要,更將引發無盡的對抗及爭議,動搖公務員體系的穩定性。像這樣的結果對香港的傷害不是更大嗎?
(圖)公務員調薪機制運作了二十八年一向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