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移動平均線的分析方法並不太難,首先,如果計算移動平均線的日數愈多,那麼這條移動平均線便愈重要;相反如果計算日數愈少,相對地這條移動平均線便愈不重要。其次是,如果計算移動平均線的日數愈多,移動平均數與指數相交的次數便愈少,買賣訊號亦會減少;相反,如果計算移動平均線的日數愈少,移動平均線與指數相交的次數便愈多,買賣訊號便會愈頻密。
買賣訊號太少,要入市獲利便愈不易,因為要等待很久的時間才有買賣訊號,例如對上一次250日移動平均與恒指相交之時是在15個月前。相反,如果買賣訊號太多,便要頻頻入市,入市太多,反而利潤會給交易費用所吃掉。
因此習慣上,利用移動平均線是會以多條不同日數的移動平均線作為分析基礎。如果要偵測短期市況走勢,多會使用10日或20日線,因為一周大約5個交易日,因此10日及20日就代表了兩周及一個月的恒指走勢。如果要看中線,習慣上多會使用50日線,至於長線就多會使用250日線作為參考,因為1年約252至256個交易日,因此250日線正好包含了一年的數據。
由於計算移動平均線所使用的日數與買賣訊號多少,以及按照移動平均線與指數相交所能賺取的盈利或虧蝕有密切關係,因此怎樣選擇移動平均線的日數便顯得很重要,例如有人認為200日線比250日線更可取,事實是否真正這樣?明天續。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 麥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