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國際(697)重組,出售首長四方(730),包括首長科技(521)股權,減持鋼鐵廠股權及購入電力廠股權,亦發行可換股票據償付部份股東貸款,以減輕債項。
出售所持首長四方全部股權63.05%,控股公司購52%,長實(001)購入11.05%(連同已持有5.02%,共持16.07%),每股作價33仙,總代價1.723億元。
減持首鋼寶生、首鋼利和及首鋼吉泰安股權各50%,代價1.02億元,減持後仍持3間鋼鐵廠股權各15%。
向控股公司購入國內首鋼超群電力51%,代價為1.982億元,獲保證今年PE5.9倍,應佔盈利約3370萬元。
上述3項買賣於扣除股東貸款2040萬元後,首長國際將獲款項淨額5560萬元,作為一般營運資金。
首長國際另發行2年期年息3厘可換股票據2億元予控股公司,以償付部份現有股東貸款,票據換股價訂為35仙,於換股後,控股公司所佔首長國際股權由39.24%增至51.35%,而長實所佔股權則由11.13%攤薄至8.91%。
市場形容長實減持首長國際增持首長四方,前者是受到攤薄,後者增持的代價只是稍高於3000萬元,相信並非刻意增持,而是維持關係的表示。
去年首長國際所經營各業除首長寶佳(103)外均有虧損,重組前亦對投資作出資產及商譽減值,虧損共達6.07億元,每股虧損28.9仙,不派息。於重組後,屬下的上市公司只有首長寶佳,所佔鋼鐵廠權益15%,估計不計算損益,其他業務則為鋼鐵貿易、廚房及洗衣機設備、航運及電力等,去年鋼鐵業務虧損至為龐大,不再將業績計入,仍有利於業績,至於今年可否轉虧為盈,則較難估計,關鍵在於利息支出,尤其是有關公司的貸款並不明朗,有待年報公布。
重組有一定效果,但不致就此脫胎換骨,但亦反映控股公司的意向,可以看好,但不宜過於樂觀。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