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股市繼周一大跌後,藍籌股昨天早段在聯邦儲備局公布議息結果前造好,市場憧憬當局不會急於加息,以及思科在收市後發表的季度業績理想;但甲骨文的投資評級遭調低,令科技股表現偏軟。
由於美國首季生產力創近20年最大增幅,紓緩企業加價壓力,另4月份失業率升至7年半來新高,令市場普遍認為聯儲局今年不會大幅加息。
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早段最多升56.46(0.58%),高見9864.50。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一度跌18.19(1.15%),跌至1560.29。開市後一個半小時(香港時間昨晚11時),即聯儲局公布議息結果前大約3小時,杜指升36.37,報9844.71;納指跌11.83,報1566.65。
在周一,因投資者關注美國企業盈利增長會比預期慢,杜指大跌198.59(1.98%),是今年4月11日以來最大跌幅,收報9808.04,是2月19日至今收市新低;納指滑落34.55(2.14%),收報1578.48。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今年餘下5次會期,分別在6月25至26日、8月13日、9月24日、11月6日及12月10日。分析員和證券界事前普遍預期,聯儲局最快會等到8月份才加息,而全年加幅應不會多過1厘。美國上季生產力增長8.6%,是近20年來最強,意味就算工資上升,企業也毋須一定提高產品售價,這有助壓抑通脹。
一些分析員認為,倘美國就業市道持續疲弱,同時股市再下跌,聯儲局甚至會進一步押後加息時間。麥格里證券美國的利率策略師羅伯遜表示,由於美國核心通脹是60年代以來最溫和,聯儲局可能會待就業職位一連多月錄得15萬至20萬個增幅,才會考慮加息。
美國對上一次連續多月出現15萬個或以上的職位增幅,要追溯到1999年2月至2000年5月,期內聯儲局曾六度加息。自去年7月至今,美國只有一個月錄得職位增長。
現於BrownBrothersHarriman任職的前任聯儲局經濟師雷姆指出,聯儲局今年不加息也不足為奇,在過去四次衰退結束後,當局在跟着的年半維持利率不變,某些情況下甚至再減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