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的薪酬趨勢調查公布,大家都跌了眼鏡,低薪的不足百分之二,高薪的亦未如財爺想見到的四點七五,政府怎麼辦?是否聽田北俊的說法,輸打贏要,強減公僕百分之十人工以減財赤?
還是百分之一都要減,以符合最近的《公務員薪酬政策及制度檢討》的諮詢文件精神,要在原則上打破公僕的鐵飯碗制度,要引入市場化的薪酬機制?
首先管理一個政府與管理一盤生意完全不同,強作比較已經是錯誤的思維。公務性的服務與私人商營機構的生態亦完全不同,只知你眼紅我,我眼紅你的想法,是無益無建設性。董伯將自己孤寒老闆管理失敗家族的經驗帶到政府,更是失敗。與其花精神斤斤計較夥計是否多支了人工,着數了甚麼,不如設法搞好經濟,改善就業,大家就一天光晒,節省三數十億,只是「婆仔數」。
與朋友閒談,得出一個估計,雖然沒有數據支持,但有道理。公務員是地產的重要支柱,銀行及財務公司皆放心借貸予公務員,就算他們用薪金七八成供樓亦無問題,原因非常簡單,就是他們入息穩定之故。而他們也有不少因而成為負資產。再減薪,會令更多人決定破產吧。
夠氣派者,不單不再提減薪,而且保證未來三年只會凍薪,不會減薪。十八萬人放下心頭大石,加強消費,有能力者更準備趁低價買樓。經濟一迴轉,幾十億元變得小意思,甚麼問題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