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離開北京不遠,光輝全被遮蓋。
友人說乘車子去只要一個小時,但依我們的經驗,普通狀況和速度之下,預一個半吧。
第一個印象是比北京落後得多。
「這裏的房屋,只有北京的三份之一價錢。」北京友人帶着一份自傲地說。
「不是有個海港口出貨物嗎?」我問。
「水不深,泊泊郵輪罷了。」
「那也表示北京的工業不多吧?」
友人不作聲。
「有甚麼地方好去的?」我又問。
「天津只有兩個地方值得去。」友人說:「文化一條街和食品一條街。」
先在前者下車,雖說一條街,好幾條橫巷和一個廣場中商店林立,但看來看去,賣的東西沒甚麼變化,內地的土產舖都有這個毛病。
「為甚麼不想出一些比較新奇的東西來賣呢?」我天真地問。
「你開一家熱門貨,我就在你旁邊開另外一家。」友人理所當然地回答。
「這一家可不能模仿吧?」我指着招牌上寫着「泥人張」的舖子。
從小就如雷貫耳,天津泥人張的手藝聞名已久,非走進去看看不可。
藝術品幾乎絕了跡,代之的是俗氣的小人物造型,略能看上眼的賣一千塊一個,已佈滿灰塵,不是商店的錯,是客人的錯。
遊客之中,馬來西亞人佔了不少,其他內地人居多。
「沒有人會專程來天津的。」友人說:「都是北京遊中附帶多了一個景點,通常是吃過中飯來,走一走,再吃一頓晚餐,就回北京去,所以天津也沒甚麼好旅館。」
一個地方的好處,住長一點時間可以慢慢發掘,可惜我們這次趕得厲害,下回再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