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識做嘢 又懂曝光」<br>部長搞公關:似牛又似鳳

「既識做嘢 又懂曝光」
部長搞公關:似牛又似鳳

【本報訊】高官問責制推行在即,面對日後龐大的決策隊伍,有資深公關人士認為,政府將來的公關工作要重新定位、協調,如果問責局長為爭取民意,在一些跨部門政策上「爭鋒」,這只會「亂晒大籠」。而應對傳媒更是問責局長重要戰場,「佢哋唔單止做嘢似隻牛,而且要識得做曝光嘅鳳」。

「阿松畀壓力Donald」
香港公共關係專業人員協會的創會會員關則輝在接受查詢時強調,問責局長一定要透過傳媒曝光爭取民意,「好似阿松,佢改變傳訊文化,爭取民情嘅方法好唔同,咁都畀咗壓力Donald」。他坦言:「新聞界做民調,話邊個行先、邊個包尾,市民都係睇邊個被報道得多啲。而且要有soft啲嘅軟性新聞,喺你哋『李八方』出吓,掂好多。」
此外,雖然坊間盛傳有公關公司「虎視眈眈」,以爭取為問責官員提供公關服務的生意。但有份從事政府部門公關技巧訓練的顧問何安達則表示,能擔任部長的人士一定會深明公關之道,「已經信咗教,唔使我哋同佢哋傳道」,加上有自己班底協助;故他們可能在民意調查等工作上,較需要公關服務。
何安達又分析,政府推出政策時,受影響的機構或私人公司因而需要「玩爭取民意嘅遊戲」,透過公關傳播另一面的訊息,與政府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