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小泉政府有難言之隱?

國際視野:小泉政府有難言之隱?

日本經濟自90年初泡沫爆破後,至今毫無起色。儘管「小泉旋風」曾一度為國民帶來無限憧憬,可是在既得利益者的政治角力下,無論推行甚麼改革也顯得有心無力,令人失望之餘,民意亦見日漸下降。
日前,英國兩位著名經濟學者康登(TimCongdon)和布特爾(RogerBootle)在一個辯論場合,公開為日本經濟作出檢討及開出藥方。
康登認為,日本政府堅決採取緊縮公共開支政策,可能是日本經濟有機會「翻生」的轉捩點。在目前公債已高達150%GDP的情況下,就算有能力再發債,相信亦乏投資者問津,「節流」是給予債券持有人一種信心的表現。不過單是控制支出負擔,並不足以起死回生,是應在「開源」方面動動腦筋,如何能令實際GDP重現增長,才是關鍵所在。

人口老化甚速
然而日本人口老化甚速,未來10年適齡工作人口每年以1%幅度下降,對GDP增長存在一定影響。以目前環境來衡量,阻止通縮惡化,重新訂定通脹目標,或是唯一自救方法。資產有價,不難誘發投資者重投懷抱。
布特爾除同意上述意見外,更補充說日本政府不可在政策上重蹈覆轍。意指95年毅然加間接稅和2000年8月央行不理會批評和指摘仍宣布加息,令到投資者信心動搖。
目前日本的資產價格(包括房地產和股市)已回復到(相對GDP而言)可接受的水平,日本央行何妨透過買入資產注資入經濟體系,以及容許日圓走弱,希望可達致刺激通脹目的。
兩位高人之言論實乃傳統智慧及理論,難道日政府不曉得?那麼不設法補救又是否有難言之隱?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