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正當按揭公司仍在研究為負資產業主提供140%轉按時,中信嘉華銀行(183)搶閘為負資產人士,提供140%轉按的解困方案,只要債務對收入比率不超過50%,以及擁有持續償還紀錄的負資產業主,經轉按後利率最低可減至最優惠利率(P)減1.75厘,而客戶只需繳付一次過相等於貸款額2.98%的轉按費。
中信嘉銀董事兼替任行政總裁陳許多琳強調,此舉不會令銀行的風險增加,因只有相等於樓價100%的貸款會由銀行提供,餘額貸款會透過獨立機構,以資產證券化方式出售。按上述基準計算,以200萬元剩餘貸款額分20年期計,轉按後與轉按前(P加0.5厘)比較,每月供款利息可節省2086元。
身兼華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的陳太表示,新方案會同時向華銀的客戶推廣,兩銀行的現有負資產客戶、或其他機構申請轉按的新客,只要條件合適,經審批後都可透過此方案減輕負擔,該計劃已構思近半年,並獲金管局支持。她估計,新方案可為中信嘉銀帶來額外約20億元的按揭資產,另外7億至8億元超過十成貸款的資產,會進行證券化售予機構投資者。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表示,協助負資產人士轉按,有助提高供款人的償還能力及減低銀行風險,金管局支持具三贏(銀行、負資產業主及保險公司)效益的建議。為了不令銀行風險增加,可以考慮為負資產尋求按揭保險、賣斷資產或進行證券化,至於採取甚麼方式,由自由市場決定,按揭公司在協助負資產業主上可能扮演一定角色,但具體安排需由該公司與私人機構協商。
另外,金管局發言人補充,對於有銀行提供新的轉按服務,與去年該局放寬負資產轉按成數至100%的策略一致。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約40%負資產個案,息率最低P減1%。
中信嘉銀將透過另一夥伴機構,安排及籌組發行按揭資產證券。陳太說,有關資產將完全脫離該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外。她有信心按揭證券可以吸引投資者青睞,對負資產客戶來說,銀行採用證券化方式分散風險,前者需承擔的收費較按揭擔保為低。
現時中信嘉銀的按揭拖欠比率約0.6%,華銀則與市場水平接近,兩銀行合計未償還按揭資產約160億元,市場佔有率逾2%。推出新轉按計劃後,可令按揭貸款佔總貸款組合約12.5%,料會再有2、3家銀行推出相類計劃。